晚上吃飯的時候,劉小川和父母說了一下修路的事兒,他沒敢說自己出錢,怕母親趙翠萍舍不得,隻是說自己認識的大老板要做慈善,他能請老板來投資給劉屯修路。
劉金有自然是讚成,如果能修好這段路,整個劉屯的父老鄉親都跟著受益,農副產品運出去也方便了。“這事兒啊,你明天去找你二哥劉小西商量一下,他現在是村書記了,最好是村裏張羅,即便是有人給投資,咱們村裏麵大夥也都得出點錢,沒錢的出力也行啊。”
父親的想法和劉小川不謀而合,修路這種事兒,必須群策群力,發動群眾才行,如果讓大夥擎現成的,就都不會珍惜了。他可還記得前一世,村裏鋪主街的地麵,還有人把磚偷回家裏去鋪院子呢,最後鬧得這事兒差點黃了。
事不宜遲,第二天劉小川就去村部找了二哥劉小西,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劉小西盯著他看了半天,“小川,你真是好樣的,發財了還想著咱們劉屯,說真的,二哥都應該給你鞠個躬,咱村這路緊該修了,還不是差在錢上嗎?”
“少扯了,二哥,你還給我鞠個躬,你咋不給我磕一個呢,你兄弟我還不想折壽呢。這事,我可以出錢,但是有幾個要求!”
劉小川要出錢修路,村書記劉小西自然是高興,首先這是全村受益的好事,其次對他來說也是個政績,聽到劉小川要提要求,他連忙說道:“有啥想法,小川你說!”
“第一,修路的錢我不能全出,我可以出百分之七十甚至更多,剩下的由村裏集資,必須每家每戶都要出錢,實在沒錢的就出力。這樣大夥才能把這事當成自家的事兒去做,路修好了也會珍惜,用心維護。”
劉小川把理由說了一遍,劉小西也非常認可,覺得他說的有道理,集體的事兒必須大夥出錢出力,出多出少看條件,但是坐享其成是絕對不行的。
“第二,錢不能說是我出的,就說我認識做慈善的老板出的錢,一是瞞著我爸媽點兒,怕他們再心疼錢,另外我也不想太出風頭。”
瞞著劉金有和趙翠萍這事劉小西能理解,但是出風頭又有什麼呢,錢都出了,做好事還怕別人知道嗎?但是劉小川提出來,他自然同意,答應保密。
“第三,錢我出了,事兒就得村裏牽頭了,就不能讓我操心了,我也不懂修路這些事兒。”
“這你就放心吧,有二哥呢,我明天就把村幹部都找來開會,另外這事兒還得跟鎮裏申請才行,說不得要申請到縣裏呢,我明天就去找馮鎮長,你要不要一起去?”劉小西問道。
“馮鎮長,是馮向東嗎?他不是副鎮長嗎?”
“現在扶正了!怎麼,你認識他?”
“認識,他媳婦是石塔高中的,是我們班主任啊!”劉小川才知道杜老師的老公馮向東升官了。
“對,對,他媳婦是高中的老師,還教過你呢?那太好了,明天咱倆一起去。”劉小西也沒想到小川和馮鎮長還有這層關係。
“別明天了,二哥,我過幾天還著急回省城呢,你現在就給馮鎮長打電話,問問他有沒有空,有空的話咱倆現在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