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95年開始實施並軌製以來,讀大學就都得交學費了,對於許多農村家庭來說,幾千塊一年的學費就是壓在頭上的一座大山,因此而放棄學業的也屢見不鮮。
當然,更多家庭的選擇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學。真砸鍋賣鐵的自然是沒有,無非是找親戚朋友借錢,舉債供孩子讀書唄。眼前的劉小峰就是這樣,兒子劉洪宇考上了冀省的一所二本學校,有了走出農門的機會,他自然是借錢也要供啊。
整個劉屯都知道劉小川在外麵發了財,劉金有和趙翠萍兩口子現在是花錢不愁,隻管享福,所以劉小峰就來找金有叔借錢了,沒想到劉金有讓他直接找小川。作為族兄,找二十幾歲的族弟借錢,劉小峰有點拉不下臉,但是為了兒子的學業,隻好硬著頭皮開口了。
救急不救窮的道理劉小川是懂的,所以他告訴父母,除了家裏的實在親戚,村裏其他人來借錢的一律拒絕,抹不開麵子就往他身上推。但是讀書是好事兒,劉小川自然要幫一幫。
“三哥,你先回家等我,我回屋安排一下,一會兒去你家說!”
“行,我回去等你啊!”劉小峰見小川沒拒絕,心中一喜,先回家等著去了。
劉小川回到家,盧琳琳正拘束的坐在炕沿上和趙翠萍、劉曉芸一起聊天,麵對劉家人的熱情有點招架不住,顯得有些拘謹,見劉小川進屋了,心裏就有底的多了。
劉金有見兒子回來了,就問道:“你三哥是不是找你借錢啊?他家小子也考上大學了,聽說學費一年好幾千,可夠他們兩口子嗆。他家老人身體不好,常年吃藥,劉小峰想外出打工也不敢去,在家種這幾畝地也掙不了幾個錢。”
劉金有雖然沒有明說,但是言外之意是想讓劉小川能幫就幫一把的,畢竟都是同宗族兄弟。
“是,我知道,我一會兒去他家看看!”劉小川說完又轉過頭對母親說道:“媽,我們開了一天車,都累了,你就別盤問了,趕緊安排琳琳休息一下吧,讓她和我大姐住一個屋。”
劉小川怕一會兒自己不在,盧琳琳招架不住,以趙翠萍的性格,話匣子一打開,能嘮一晚上。
“你看看你這孩子,啥都管呢,我和琳琳正聊的高興呢!對了,琳琳你累不累,累了的話,讓你大姐陪你先去休息!”
現在才8點鍾,夏天晝長夜短,剛黑天,平時休息自然沒那麼早,但是今天坐了一天車屬實有點累了。不過盧琳琳又能說什麼呢,隻能強打精神說道:“阿姨,我不累!”
“不累啊,那咱們再聊會兒天,阿姨一見你就喜歡!”趙翠萍對盧琳琳的表現很高興,又轉頭對劉小川說道:“你看,人家琳琳都不累,就你多管閑事!”
劉小川也很無奈,用眼神安慰了下盧琳琳,又轉身出去了,從高爾夫的後備箱拿了一遝錢裝好,就去了劉小峰家。
劉小峰家在後麵一條街,劉小川到的時候,他正站在大門口等著,不光是他,他老婆和兒子也都站在門口一起等。
“三哥,三嫂,幹啥整這麼客氣!”
“小川來了啊,快上屋!”劉小峰兩口子熱情的招呼。
“小川叔!”劉洪宇也靦腆的打了招呼,小時候他總跟在劉小川他們一群大孩子後麵玩兒,何曾喊過幾聲叔叔,現在大了,自然得懂禮貌了,更何況自己上大學的學費還要找這位族叔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