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沒什麼交通工具,隻有拖拉機和一些毛驢車,最多有幾輛破麵包和小卡車,這時候,醫大帶來的車輛就派上了用場,幫助轉移村民。尤其是老弱婦孺,盡量安排坐車,醫大的師生都是年輕人,實在不行可以步行。
村幹部都在發動群眾轉移,劉小川和幾個學生也跟著去幫忙,這時候就發現了,基層的工作確實不好做,有些村民舍不得離開家,總覺得自己家裏地勢高,水應該淹不到,實在不行還可以躲到房頂上。任由村幹部磨破了嘴皮子就是不想轉移。
尤其是一些年紀大的老太太,倔強的很,怎麼說也說不通,最後沒辦法隻好幾個人給抬出來送到車上,到了車上還在破口大罵。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有一些年輕人也不願意轉移。
其實按照劉小川的想法,隻要通知勸說到位了,實在不撤離的,就別管了!這時候隻能放下助人情節,尊重他人命運了!也許水真的漲不上來,人家不轉移也是對的,即便是真漲水了,淹死了那也是人家願意。
村幹部依然苦口婆心的在勸,甚至也開始怒罵了,畢竟在農村大家互相都很熟悉,尤其是有些年齡大的村幹部,輩分又大,罵起人來毫不留情麵。有時候這種工作作風反而更管用,一些人被罵了後乖乖的撤離。
但也不全是這樣,有一家是養雞專業戶,家裏住的地勢比較高,說什麼也不願意撤離,別人家的大型家畜都可以牽著或趕著走,他家的雞沒法帶走,這時候是舍命也不舍財呀!
劉小川其實理解,一些家畜家禽對農民來說不說是命也差不多了,但是洪水麵前就隻能舍棄了,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要是命都沒了,更何談其他。
“張三娃?你確定不走是吧?”
“書記你不用說了,我肯定是不會走的,我就不信大水還能到我們家?打從我記事時候起,下再大的雨,我家最多就是院子裏積水而已,從來都沒進過屋!”
“這次不一樣?你啥時候見過沮河有這麼寬?河邊村子都淹了,你又不是沒見過?現在上遊洪峰過來了,人家水利部門都預測了,咱們這肯定被淹,才讓咱們立馬轉移的!你不要舍不得你那點雞呀鴨呀的,人命最要緊!”
“這些雞鴨就是我的命,來水了,我還能上房頂,我要是不在家,這些雞鴨都得衝走了!”
“行,你非要留下,我也管不了,你讓你老婆和孩子跟著我們撤離吧!”
“我們也不走,孩子他爸說,我家地勢高,肯定沒問題!”張三娃的媳婦也是個強種。孩子雖說有些害怕,也不敢說話。
“三娃你不就是舍不得你這些雞鴨嗎?你信不信我現在就弄點耗子藥,給你這雞鴨都弄死,你TM的是真強啊,都大難臨頭了還不聽勸!”村書記也姓張,是張三娃的叔叔輩,他是真發怒了,又開罵了。
劉小川一看這人不聽勸,就想拿錢解決問題:“你這些雞鴨值多少錢,我買了行不?我現在兜裏沒帶那麼多錢,你們跟我們走,我車上有錢,到了就給你!”
“有你什麼事兒?年輕人你別跟著忽悠人,我不會上你的當!”張三娃說著居然抄起了鐵鍬,言外之意就是你們再磨唧,我TM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