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李懷南對遊戲是真愛。
就算這家夥創業什麼的,估計也是在這個圈子裏打轉。
可沒想到,他居然提出了一個新的方向。
短劇。
是的,就是要拍攝一些小成本的短劇,短平快,節奏強烈的那種。
李懷南看樣子這是從遊戲裏麵的那些場景拍攝裏找到了靈感,想要在這個領域裏打拚。
這對我來說,倒是有些意外,不過仔細想想,似乎也不是不行。
畢竟現在是快節奏時代,人們接受到的信息很多都是碎片化的。
現在別說是靜下心去閱讀一本書了,哪怕是看100分鍾的電影,很多人都沒有那個時間。
很多時候,他們都看剪輯,一部電影被剪輯到了十幾分鍾,甚至是幾分鍾的時長。
浮光掠影,雖然不是很能體會電影裏的內涵,卻足以打發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短劇,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方向。每一集,隻要幾分鍾,隻要能抓住人心,就像是小說一般,可以一集一集的繼續做下去。
“挺好的思路,那你想過怎麼變現沒有?”
“一些平台有扶持的計劃,不過,想要打平成本,是不太可能的。我們前期要做好虧損的準備。”李懷南似乎調查過,侃侃而談:“我總感覺這種模式遲早會被打破,現在算是短劇的起步階段,還是一片藍海。我們要打磨自己的團隊,做出自己的品牌,孵化自己的賬號。”
“然後,接下去我們要做的,就是等風起。”
“遲早會收費的,隻要我夯實了基礎,等到收費的時候,就會一飛衝天。”
李懷南這是認真考慮過了,他想要做的也不是一杆子買賣,看樣子是要在這個領域深耕下去。
我覺得可以投資,大概了解了一下,拍攝一部短劇的成本不是很高,隻有幾十萬。多一點,不過是一百萬。
現在暫時也沒什麼收費模式,也不需要推廣什麼的。我決定先投資一千萬,先去孵化品牌,去試試水。
如果後期可以收費的話,我們再進一步投資。
這樣的話,對我來說,其實也算是好事情。起碼我不用把資金全部都壓上去,後期如果我做大的話,再來投資,也遊刃有餘。
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自然也是要成立新公司才行。
經過商量,我出資一千萬,占據百分之八十的股份,而李懷南則是用自己入股,占據百分之二十。
這邊是不拿工資的,工資繼續在迦南工作室那邊發放。
這個模式,雙方都可以接受。反正到時候這個領域做起來的話,李懷南就可以拿更多的錢。多勞多得,就是這個道理。
李懷南興致勃勃去了,我還沒喘一口氣,李明宇就找上了我。
“咦,你這是有什麼事?有困難的話,就直接跟我說好了。”
李明宇是我簽下進入公司的,經過幾款遊戲的運營,他的發展還算是不錯。特別是他創造了幾個梗,算是網上的一個網紅,現在粉絲數已經有兩百多萬。
我心裏暗自嘀咕,不會是李明宇覺得自己拿的錢已經不少了吧?如果這樣的話,我對這個人可就要好好評估一下了。畢竟我一開始簽約的時候,是很有誠意的,給的錢也很多,是旱澇保收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