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日常悠閑,近日他在忙一件很重要的事。
買了一大遝宣紙,經常關在屋裏寫寫畫畫。
有時候出入藥鋪抓藥;有時候背上竹簍進山裏采花花草草;有時候用井水煮石塊,草木。
月初,他將南下,去往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
首先,是為了謀生,滿足衣食住行的花銷;其次,有機會好好見識見識,別具一番韻味的江南女子風情。
真有點舍不得小竹屋,花去他不少心血布置的呢,地處清靜,居家物件樣樣齊全。
隨便劈來一塊竹片,上麵寫著“此人遠遊去,來者自可留。”掛在門前,遂緊閉竹門,拂袖而去。
不走,難道等著無聲處理好無跡的事來尋仇,給她抓個正著?
江南素來以碧波輕柳,煙雨如夢,女子鍾靈毓秀,溫婉似水而聞名於天下。
世間男子哪有不向往溫柔鄉的,代代文人墨客,書畫大家常聚於此吟詩作畫,盡抒才情。
居民住宅喜歡以木構一、二層廳堂式的樣式,布局多穿堂、天井、院落。
俯瞰會發現,這些建築形成高低錯落、粉牆黛瓦、庭院深邃,別具特色的景觀。
四季水源豐沛,彙流成大大小小,數不盡的水巷串聯家家戶戶,最常見。
青綠石板鋪路;青灰巨石搭橋;煙柳垂潭,碧波蕩漾;煙雨共舞,輕聲笑語。
江南有四大美女最有美名,居住在浮華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歌舞簫鼓,百花之首,宛如天上的仙子。
有道是,得見四大美女一襲華衣舞,舞罷身死裙下也無憾。
謝如奕行到煙雨蒙蒙的江南,掏出渾身上下最後的幾文錢,自路邊攤販的手裏買過一把油紙傘。
撐著一把油紙傘立在橋上,對麵那座臨水而建的四層樓閣便是浮華樓了……
每逢十五,浮華樓的台子上,總會有美麗的女子翩翩起舞一整整日。
有的時候是四個人,有的時候是三個人,還可能是一個人或者兩個人。
引來無數本地的和外地的人爭先一睹芳容,前前後後將浮華樓圍得水泄不通。
更別說曾經有多少人不看路,被人群擠的掉進蓮湖裏。
今日正是十五的日子,浮華樓的高台之上兩位清麗出塵,如花似玉的女子蓮步蹁躚,紗袖舞動,跳的是一片祥和之景。
台子後邊坐了一群彈古箏、吹簫、拉二胡伴奏的年輕姑娘,容貌雖不及跳舞的女子,亦是嬌俏可人,小巧玲瓏。台下的人群,兩眼瞪直,看得如癡如醉。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二位姑娘好舞技!”
人群中一個灰色的身影掠上台子,大加讚賞,大步移至女子身邊。
他的舉動頗為冒失,人群中俱是不滿的聲音,男子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他們這裏有一個不成文規矩,不知道是誰開的頭,觀舞隻在台下觀舞,萬不能隨意打攪。
不少人鄙夷灰衣男子,怕不是個外鄉的愣頭青,見到美人把持不住,膽敢褻瀆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