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心靈升華(1 / 2)

中醫大賽,如火荼毒的進行著。每個考場之內,情況大致相同。

參與考試的選手,有的抓耳撓腮,被考題難住。而有的,則下筆如神,胸有成竹。

淩寒非填寫好名字,開始答題。

筆試,側向於藥裏、藥湯熬製、針灸學、人體脈絡穴位……等等!

筆試,雖然中醫入門基礎較多,但涉及的範圍很管。不像西醫,臨床、藥劑、麻醉、護理等各自獨立。

眾所皆知,中醫的慢,並不是中醫的治療效率低,而是中醫講究修養。

一名專業的中醫,所學科目並不獨立,與西醫正好相反。集所有科目於一身,唯有所有科目都入門了,方能拿到成為一名合格中醫的入場券。

這就是為何西醫裏的各專業,實習一年就可執業,但中醫卻不能。

當然,有些民營醫院,招不到優質的中醫,隻能去招收那些剛從中醫學院畢業的大學生。

執業時,對病情的診斷,大部分是來自西醫的醫療設備。是以,很多在中醫,一旦離開了醫療設備,便無法對患者的病情下結論。

這些醫生,名為中醫,實則不過是披著中醫的皮,行西醫之實。

真正的中醫則不同,他們不需要那些昂貴的進口設備。憑著望、問、聞、切,依靠經驗而診斷。是以,一個中醫的養成,必然是需要比西醫多花幾倍的時間。

淩寒非下筆如神,試卷中的這些題目,不是他吹牛,十歲的他就可以倒背如流。

要知道,山上幾個老家夥所藏醫術,集合了自有人類以來的中醫案例。去糟存粕,留下的皆是頂級精華。

大夏國學院雖然是頂級學府,但中醫是院校之一。何況曾經皇城對中醫不重視,很多中醫著作失傳,頂級的中醫大拿也因為不受重視被迫改行。

曾幾何時,頂級的中醫大拿,社會地位還不如一西醫護士,誰還願意學中醫?

雖然張華痛心於中醫消失,皇城也緊急扭斷不重視中醫的判斷,啟動振興中醫戰略。但人才的斷層,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彌補的。

試想,一個水平有限的老師,你能妄想他交出多麼水平的學生?

人才斷層,對中醫的傷害無比巨大。連續五屆的中醫大賽雖然選拔了一些人才,但距離中醫可以獨當一麵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此次,皇城破天荒的放出一個名額,直接從大賽中選拔一人入職禦醫部,對提振中醫權威,有著巨大的作用。

顯然,皇城已經意識到,經過五屆中醫大賽的努力,百姓對中醫的認識還不足,中醫的權威性還有待提高。

試卷的最後一題,無關醫術,是一篇作文。題目很直接,直接命名為:你對中醫的未來有何期待。

雖是作文,其實也可以看成是送命題。

期待中醫的未來,就必須從前因說起。稍微不注意,就會影射皇城、批評皇城。

自古以來,在大夏國民的心中,皇城的地位高於一切。皇親國戚,也認為是如此。批評皇城,是個極其敏感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