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芯即將觸碰到試卷時,突然一隻手扯走就試卷。
劉中丞臉色一變,質疑道“張院長,此人妄論皇城……”
“不急,劉府主,我看看再說!”
開頭那段,張華看得也直皺眉。作為振興中醫戰略的奠基人,作文的前部分,她苟同但不認同。
正如她批評其他選手一樣,說假話不行,說真話很好,但也要控製力度。
淩寒非這篇文章,對過去的提引,她苟同,是因為皆是事實。但不認同,是因為力度過猛。
“中醫的振興,不是以個人的意誌而決定,而是全民的信心提振。將來的中醫,必將成為國學走向世界。中西醫競爭,競爭的不是直麵的效率、費用高低,而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自信。”
“三十年?二十年?還是十年?我堅定的相信,最遲三十年,中醫必將走遍全世界,為全球的患者造福。”
“中西醫本無優劣之分,存在即合理。隻要能為患者造福,尊重、保護每一個人類的健康權,就是偉大。黑貓白貓,隻要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我,期望著大夏的文化走遍世界,大夏國民,人人文化自信!”
朗誦的張華眼色越來越亮,仿佛擊中她要害似的,自然而然的代入感情色彩。
聲情並茂的朗誦下,仿佛幾十年之後的景象呈現在眾人麵前。
中醫走遍全世界,帶給世界的不僅僅是福音,更是大夏的文化自信。
帶去了福音,輸出了文化,隨之提高大夏的國際影響力。
遍地開花的中醫館,代表著大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光輝燦爛。
征服一個民族的絕不是霸權,更不是強大的武裝力量,而是無處不在的軟實力。文化,就是軟實力最直觀的途徑!
評委們目瞪口呆,這篇文章不僅僅是對中醫的見解,更不是狹隘的中西醫之爭。
一筆,將中醫提升到文化層麵,提升到軟實力的境界。中醫的地位,大大的升華。
毫無疑問,如果沒有前部分批評,這篇文章絕對精彩絕倫。自古以來,淩寒非是唯一一個將中醫與文化、軟實力掛鉤的人。
就連三十年前的張華,憑借著一腔熱血,聯合全國的中醫學者建議皇城振興中醫,也沒有這麼高的情操。
三十年前的她,純粹的認為老祖宗留下的瑰寶不能忘,更不能廢。
這篇文章,將她三十年來的堅持,升華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這篇文章,讓她豁然開朗。猛然間,她突然明白了皇城為何突然在此屆的考卷上留下這樣的考題。
之前,她膚淺的認為,經過五屆的中醫大賽,提振了中醫的信心。皇城想聽中醫界的心聲,以此了解中醫的振興,收獲是否達到最初的期望。
但這篇文章,讓她真正了解到皇城的期望絕不是中醫壓製西醫,而是利用老祖宗傳下來的瑰寶,提振國民文化自信,提升大夏在國際上的軟實力。
劉中丞見評委們都被文章而震撼,眼神憤恨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