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一個名叫千祁的書生準備進京趕考,一起參加考試的還有同鄉取有為。二人分別乘坐馬車出發,約定在山東與直隸交彙處的驛站見麵,然後共同赴考。
取有為在七月十七日先行到達驛站,但等了三天還是沒有見到千祁的身影。無奈之下,他在驛站裏留了字條,便乘車前往了北京。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千祁仍沒有趕到。眼看距離考試還有十天不到的時間,取有為的心裏十分焦急。正當他為好友擔驚之際,這天傍晚,千祁的馬車停在了會館門前。
這一消息讓取有為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他跑至馬車前急迫地想拉住對方說話,此時卻看到千祁麵色蒼白,渾身發抖。
見到取有為,千祁剛想說話,突感一陣眩暈,隨即便倒在地上。
當他再醒來時,已經是第二天。千祁微微睜開眼睛,看到取有為正在屋內焦急地踱著步。
見好友醒來,取有為忙上前將其扶起,給他灌了幾口熱湯。過了半個多時辰,千祁的精神逐漸恢複,他能開口說話了。
取有為坐到床邊,握著千祁的手關切地說:“好友,發生了什麼事情?怎會成了這副模樣。”
千祁似乎驚了一下,他費勁地探頭掃視了一圈屋裏的情況,發現沒有其他異常後才重新躺倒在床上。
“取兄,見到你真是好高興。如果不是運氣好,我恐怕再也到不了京城了,”他的聲音非常微弱,給人一種飄忽的感覺,“我在路上遇到鬼了。”
看著千祁驚恐的表情,取有為知道他沒有撒謊,想了想說道:“弟弟有什麼事情但說無妨,看為兄的有沒有能幫到你的地方。”
千祁看向窗外,他的思緒被拉回到十多天前:
與取有為約定好後,千祁比對方晚了一天出發。最初的兩天,並沒有事情發生。到了第三天,馬車來到一個村莊。由於連日的趕路,千祁和車夫都覺疲憊,兩人商議後決定在此處落腳休整一夜。
村子名為金家村,規模不大。二人在村口一所宅子門前停駐,千祁下車敲門道:“老鄉,我是趕路的書生,想在咱們這借宿一宿,能否行個方便。”但屋內始終沒有人回應。
千祁又敲了幾戶人家的門,情況都是如此。他心裏暗道:“這些屋舍竟然都沒人居住,真是奇怪。”
正想著,村尾的房屋有了響動,隻聽“吱呀”一聲,一個老婦人從門口探出頭來,嘴裏念叨著:“誰啊,在外麵喊來喊去的。”
見到有人出來,千祁忙迎上去說道:“老人家,我是應試的考生,途經此地想找戶人家借宿一宿。”
老婦人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千祁,又望向了不遠處的車夫。她略微猶豫了一下,然後將千祁讓進屋內。
這串院子不大,裏麵隻有一間土坯房和兩間茅草屋。院牆上長滿了雜草,想必主人已經很久沒有清理過。院中有一條由碎石胡亂鋪成的小道,一直通向土坯房。
這裏不像其他農舍,裏麵沒有喂養雞鴨等家畜。
千祁隨著老人進到土坯房,他看到屋裏非常簡陋,隻有一床土炕和一張桌子。紙糊的窗戶上到處是修補過的痕跡,看上去讓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