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的加工進度並不慢,先粗車,然後是精加工,二次進刀,三次進刀,計算加工餘量。。。
郭建民在旁邊全程觀摩,他的表情越來越誇張,這中間他還時不時地看一眼自己手上那隻老手表,似乎在計算著什麼。
就在楚歌即將大功完成的時候,楚大民提著兩個長嘴油桶走了進來,看著站在工作台上認真幹活的楚歌,他一時有點懵。
剛想上去製止,郭師傅一把拉住了他。
“讓他幹完,我答應了的!”
“不是,他就沒接觸過機床,這不是糟蹋東西嗎?”楚大民很堅定地說道。
“大民,凡事注意觀察,你看看你兒子這樣像是門外漢嗎?”
楚大民聽後看了郭師傅一眼,他沒搞明白這話的意思,眼見對方不再搭理自己。
楚大民看向正在進行最後精加工的楚歌,後者最後一次調整了主軸的轉速,定好位後啟動。
楚歌將照明燈拉近了一些,隨著乳白色切削液噴出,他果斷地開始走刀。。。
20秒後,楚歌轉動手柄退回了走刀箱,伸手摁下停止鍵,車床運轉的轟鳴聲戛然而止。
楚歌將將加工件卸下後先自己摸了摸它的粗糙度,他皺了皺眉,將它遞給郭師傅後,楚歌轉身去卸刀架上的車刀去了。。。
這邊,郭師傅接過加工件後馬上拿起工具箱上的千分尺,那些加工參數都記在他腦子裏了,他開始對工件上的各個部分進行測量。
不一會,他將手上的東西交給旁邊一直懵逼的楚大民。
“大民,我們或許能按時完成訂單了,你這兒子是個高手啊!”
“啊???”楚大民這會已經開始驚訝了。
“成品參數完全沒問題,而且,,,這粗糙度竟然達到了1.6微米。
圖紙要求是2以下,完全達標!
問題是咱這個破車床能達到1.6微米恐怕已經是他的極限了,我一個八級技工,也隻能做到1.8!
我的天,年級輕輕就有如此精湛的技術,前途無量啊!小哥,你怎麼做到的?”
猛誇了一頓後,郭師傅終於將目光看向還在觀察車刀切削刃的楚歌。
他將視線移向郭師傅跟楚大民,他笑了笑。
“郭師傅,您又考我,影響工件粗糙度的因素很多,主軸轉速,進刀速度,刀具幾何形狀以及加工過程等等。
同等條件下,理論上車削表麵粗糙度\u003d每轉進給的平方×1000/(刀尖R×8),實際要考慮的因素更多。
比如切削參數,進給速度,預定切深等等。
一般情況下,轉速越高,走刀越慢,粗糙度越高,反之越低。
當然,實際加工還是跟經驗有關,並不能簡單靠數據理論來說話,轉速跟走刀快慢需要結合理論摸索出最穩定的配合度。
另外,後麵這些其實還可以通過排屑來觀察,因為屑的寬度和厚度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目視參考物!”
“。。。。。。”
楚大民這個時候已經徹底宕機了,他在想這TM還是自己兒子?為什麼有些東西他都不知道?
難道郭師傅偷偷給兒子開小灶了?細想一下後他便排除了這種可能。
他一門心思全撲在這個小工廠裏了,晚上都是最後一個離開,沒見過類似畫麵啊。。。
這個時候,其他的師傅,靳秀秀還有虞師師都湊了過來,搞清楚發生了什麼後,靳秀秀抱了抱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