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不錯,厲害。"唐淩雲得知國內中小品牌電腦統一“變臉”的事情後,是如是稱讚的。
專業人士就是專業人士,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不同的風景,朱天偉玩的這一招,起源於唐淩雲最初和劉一偉的設想,但又更進一步,效果更是原先好得太多了。
唐半雲還隻是想讓一幹合作的廠商各派個三五人到“淩雲科技”,解決“淩動”硬件驅動與開發人員不足的情況,想要用免費的勞力,就這樣,當日已經讓劉一偉大吃了一驚。
誰知朱天偉甫一入主“淩雲科技”,就敏銳的察覺了這個設想,並將其擴大深入了不少,由“淩雲”這邊出技術,各中小品牌電腦廠商共同注資,成立了一“淩動高科”的子公司,徹底的將“淩動”的業務給剝離了出來,“淩雲”控股百分之五十一,剩下49%的股份由電腦廠商注資分享,一共是四十多家廠商,基本上是一家百分之一的份額,幾個大點的是百分之二。
這股份也貴,一個點就需要注資五十萬人民幣,僅此一項,空殼一樣的“淩動”公司,就有了近兩千百萬的資金注入,總價值,吹氣球一樣漲到五千萬,實際上,大控股方“淩雲”除了拋出“淩動”的原代碼,什麼也沒付出,典型的空手套白狼的神話,要知道,“淩動”係統在之前,總共也隻有“藍海”那邊不到一百萬的營業額,除開一切開支,也就能賺個四十來萬,找廠家生產光盤和操作手冊進行包裝,還有上下打點,都是要錢用的。
在唐淩雲和劉一偉手裏玩得不怎麼樣的東西,到了朱天偉手裏,一下就變成了香餑餑,揮揮手就進賬兩千多萬,根本還沒有賣一張光盤叱,有如點金神指一樣。
當然,入股的廠商也不虧,畢竟誰也不比誰傻,沒好處的事件誰幹?
“淩雲科技”開給他們的優惠條件,就是以內部價給他們OEM“淩動”係統,具體也就是一份“淩動”係統給外麵的裝機商的價格是98元,而給他們這四十幾家廠商的價格打七五折,要便宜二十幾塊錢,同時,正常的分紅也不會少。
五十萬,對於普通人來說,也許是個比較難拿出手的數目,但對於這些品牌電腦商來說,真是毛毛雨一樣,再小的品牌,沒個幾千萬上億也玩不轉,象藍海,暑期促銷的電腦就在萬台以上,每台機器的售價都在七八千,光這兩個月的時光,銷售額就在億元,當然,利潤不可能有那麼多,但這時電腦的利潤還是可以的,一台賺個千把兩千塊,玩一樣,五十萬,對他們來說,要拿出來不在話下。
品牌電腦廠商的心裏也是有本賬的,國家對於版權越來越重視,使用正版軟件的風是刮了一陣又一陣,一波比一波嚴厲,對盜版軟件的查處嚴厲起來了,這是大背景。
個人用戶偷偷摸摸的用還行,他們這些電腦廠商樹大招風,用盜版和找死沒什麼差別,一查一個準,原來還能取巧,一套正版係統裝幾台機器,以此來攤低成本,不過隨著微軟在國內站穩腳跟之後越來越咄咄逼人的架式,眼看著此路不通了,最後肯定是一機一係統,選擇微軟的話,Windows95的零售價在一千多,OEM版的預裝費不便宜,一台機器就是五六百,國內的電腦市場,經過這些年發展,單機的利潤已經下降得厲害了,再被微軟拿走這麼一塊大蛋糕,就不多了,對比起來,還是不到百元的“淩動”係統劃算,便宜五六倍不止。
而且,交了這五十萬之後,還能以內部價拿到係統,仍以藍海為例,先前它定的萬套係統,如果是內部價的話,直接就要少二十幾萬,這還隻是萬套,如果是幾萬套,十萬套呢?幾個五十萬也賺回來了,不止如此,看看出Windows的微軟,市值幾何,五千億美刀,世界排名第二,僅差著IBM一線,創始人比爾同誌身價四百多億,世界第一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