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世時,唐淩雲所知道的,品牌電腦預裝Linux操作係統,反複搞過好幾回,但就一直沒有成功的,九九年夏天,率先由TCL、金長城幾個品牌電腦廠商發起的“低價風暴”中,為了降低電腦成本,就率先預裝了當時還剛剛拋頭露麵不久的Linux操作係統,最終,剛在國內麵世的Linux操作係統,軟件太少,家用、遊戲,普通辦公都很難搞定,新的操作係統本身也難學難用難上手,實用性非常差。
在這種情況下,Linux被更換成Windows的可能性幾乎高達100%,而且很多就是品牌電腦的銷售人將Linux刪掉,改為安裝Windows係統的,因為用戶一定要裝Windows,不裝不買你家的,改成另外的品牌,因為人家裝Windows。
就象唐淩雲當初跟劉一偉說的那樣,電腦用戶一是不會用,就算會用,應用軟件少,人家買台電腦回去使不了,所以最終還是得裝Windows,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盜版。
這是一件很搞笑的事,上頭因為成本的考慮,讓裝Linux,而底下的銷售人員因為銷售額的考慮,不得不給客戶裝Windows。
兩年以後,舊戲重演。
九九年預裝Linux操作係統隻是少數幾家廠商自發的市場行為,兩零零一年那一回則是被“逼上梁山”。
九七年之後,國內家用電腦市場就真正的成型了,電腦的價格飛流直下,從以萬為計數單位向千奔去,當初一台機器賺個五六千是厚道,這時能賺到五六百已經是算中等的了,而一套OEM版的Windows,最少也是六百一套,比機器的利潤還高,一個中等品牌,一年出貨10萬台,光給微軟就要交六千萬,比自身賺的利潤高多了,它還沒什麼售後,沒事出兩個補丁讓你自己下下就這樣。
這時,國內打擊盜版的浪潮也一波接一波,逼得眾多廠商沒辦法,隻能趕便宜的Linux選,當時,除了聯想等個別大品牌外,幾乎所有中小品牌電腦都開始被Linux操作係統所占據,神州世紀、紅旗等Linux操作係統在一舉在品牌電腦市場占據了主流!
假設這種狀況長期維持下去,Linux也許真的就有進軍個人電腦市場的機會。
但是,很可惜,雖然經過兩年的發展,Linux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包括圖形界麵已經比較成熟,易用性大大加強,應用軟件也豐富了許多,但市場大勢已去。
用戶已經習慣了Windows以及它底下的應用軟件,積重難返,根本不認賬,就認Windows,所以,這次還是失敗了。
再後來,也有許多品牌基於成本的考慮,選擇裝Linux,不隻是中小品牌,包括象聯想,HP,DELL,IBM這些大的廠商,也選用Linux。
但都無力回天,微軟病已經深入骨髓,無可救藥。
唐淩雲當日幫工友裝係統就是這麼個情況,實際上,他買的筆記本上裝的共創Linux不錯了,係統本身就自帶了一些常用的軟件,平時用用足夠了,但就是不習慣,非要用Win習慣去用Linux軟件,怎麼用怎麼不爽,非要改掉不可。
這個人,以前自己沒有電腦,都是去網吧上網玩遊戲什麼的,這也就是唐淩雲為什麼要推廣裝有“淩動”係統的網吧原因所在,不說賺多少錢,陪養潛在客戶,通過潛移默化來影響用戶接受“淩動”。
Linux在國內的推廣不順,除了天時的原因外,盜版是其中的一個關鍵,除此之外,品牌廠商也有錯。
因為它們裝Linux也好,還是裝Windows也好,都不是真心,它們考慮的是成本,是利潤,是價格,不是用戶,也不是其它,說白了,廠商選Linux,因為它便宜。
在商言商,這一點,本身沒錯。
這一點,讓他們選擇了Linux,但恰恰也是這一點,讓Linux在國內的推廣不順的原因之一!
(新書在寫了,積累字數,這書也會有結尾的,可能會比較倉促,勿勿吧,謝謝大家,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