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角與張寶的人頭被送入京師,皇帝劉宏大喜。得知是董卓手下董凡,王也二人設計暗殺張角後。
便迫不及待地招二人入京,於是,董卓帶董凡與王也二人又回到了繁華的大漢國都洛陽。
早朝時,董卓領著董凡和王也來到宮殿門口,拿出一個金餅交給一個小黃門。
道:“西涼刺史,破虜將軍董卓挾子董凡及其結義兄弟王也前來朝拜天子。”
小黃門一臉微笑地接過金餅,“不愧是董卓,真明白事理。”他心道,隨之點頭道:“那我現在就去通報。”
這一舉動,董凡並不在意,而王也卻銘記於心。
不久,便聽到南宮內一侍衛朗聲道:“天子有令,傳董卓,董凡,王也入朝。”
隨後,三人入內,董卓走到殿內站在大廳中央,拜了兩拜。董凡和王也則在其後模仿,他們都很明白事理,麵色恭敬,彬彬有禮。
“不錯,賜坐!”劉宏打了個哈欠道。
“謝陛下。”
三人再施一禮,隨後坐在最最末。
一入座,董凡便用餘光打量著這位皇帝,他臉色有些蒼白。
董凡當然知道皇帝為什麼這樣,每天身體估計都被掏空了吧……但他也知道皇帝活不久了,但臉上則依舊恭敬。
劉宏並不墨跡,他立即詢問了廣宗城之戰的具體過程,董凡則詳細描述了二人定連環計誅張角的經過。
劉宏聽過後大喜,道:“小小年紀,竟在兵法上有這等造詣,此人不帶兵甚為可惜,董凡,朕欲封你為中郎將,從其他駐軍中共抽調一萬人自成一軍,如何?”
“謹遵陛下之令。”
“陛下不可,軍隊豈能由孩子來掌管,恐怕難以服眾啊。”
說話人,正是太傅太尉袁隗。
“袁愛卿所言極是,二位雖少有能力,然難以服眾,需有人做監軍。
這樣,我準你們從各地屯長到校尉中調一到兩名為監軍,在這之前,就先請董愛卿借一到兩名將領以助董凡統兵。”
劉宏沉吟片刻,笑道:“董凡,朕封你為南中郎將,遷光祿勳,從羽林軍中選兵一萬進行訓練。
若有所成,則再行增設。王也,你既為董凡結義兄弟,朕封你為步兵校尉,與董凡共同掌軍。”
“臣領旨謝恩。”三人齊聲道。
“這,陛下,這中郎將已是大官了,光祿勳為九卿之一,豈能給一個孩童?”原本袁隗是想要讓劉宏打消封中郎將的念頭。
沒想到劉宏竟然要為董凡找監軍,反而助長了董凡的勢力,這對於四世三公的袁家來說並不是好事。
世家大族都希望皇帝重用自己的族人從而控製朝廷,那董卓何許人也?刺史一個,孩子又這麼小。
隻要恩威並施就很容易被劉宏培植成自己的勢力從而影響以何進為首的世家勢力。
若是自己家那兩個小輩袁紹袁術因為這孩子吃了虧還得了?
“袁愛卿,董愛卿為大漢平亂,有多大的功,朕心裏有數,朕意已決,勿要多言。”
劉宏都一口一個董愛卿了,雖然很不情願,袁隗還是一臉黯然,閉口不再說話。
要知道南中郎將是光祿勳屬官,天子把主屬兩個官讓一個人擔任,如果不是他犯糊塗,多半是將來還要再行提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