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猶念農桑苦,

耳裏如聞饑凍聲。

(題洛陽白居易墓)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清章炳濤題內鄉縣縣衙)

未出土時便有節;

及淩雲處更虛心。

(李苦禪題《竹》畫)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顧憲成題東林書院)

士所尚在誌,行遠登高,萬裏鵬程關學問;

業必精於勤,博聞強識,三餘蛾術惜光陰[1]。

(清朱洊題勤誌堂)

【注釋】

[1]三餘:三國學者董遇有“讀書三餘”說,即“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意在勉勵學子抓緊冬日農閑季節夜間及陰雨天讀書學習。蛾術:出自《禮記學記》“蛾子時術之”。意為蛾蟻雖是小蟲,但時時不忘連續地勞作,也能積土成堆。

此巴蜀钜觀,祇一層樓,通八方氣,撐半壁天,巫峽十二峰,嘉陵三百裏,好山好水,都從眼底逢迎,洵可樂也,洵可樂也;

當風日清美,攜幾壺酒,約數友人,論兩間[1]事,縱橫廿四史,上下五千年,大嚼大啖,澆盡胸中壘塊,豈不快哉!豈不快哉!

(鍾雲舫[2]題渝城樓外樓)

【注釋】

[1]兩間:天地間。

[2]鍾雲舫(18471911),清重慶府江津縣(現重慶市江津區)人,又名祖棻,清末著名楹聯家,有“聯聖”之稱。

經典釋名

《論語》

《論語》主要記錄孔子的言行,儒家經典之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他曾參與政治實踐,做過魯國司寇,因“不能得君而行道”而去,周遊宋衛陳蔡齊等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都不被采用。晚年歸魯,從事著述和講學,刪訂《詩》《書》《禮》《樂》《易》等古代文獻,據魯史修《春秋》。相傳有弟子三千,可考者七十餘人。最終創立儒家學派,以“仁”為儒學基本範疇及政治思想的核心,影響中國數千年,號為聖人。

一般認為,《論語》出自孔門弟子及後學之手,他們根據記憶和耳聞傳說追記孔子的言行,故是語錄體,有《學而》《為政》《八佾》等二十篇,一篇有若幹章,一章記錄若幹言論,涉及哲學政治教育文學及立身處世之道。在先秦諸子中,儒家最重文采,稱“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故孔門著述多半尚文,《論語》也是代表之一。其文雖多為隻言片語,但思想有深度,文字表現力強,間有感情與詩意,如“朝聞道,夕死可矣”,又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乃至“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等,皆含英咀華,味之不盡。

《論語》作為儒家經典,研治者代不乏人,以南宋朱熹所作《論語集注》較為通行。

《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今山東鄒城)人,是孔子後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諸侯所接受,遂退隱講學著述,其主要思想集中於《孟子》一書中。《孟子》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纂而成,為儒家經典之一。

《孟子》共有《梁惠王》《公孫醜》《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七篇,每篇又分上下。孟子提出了“民本”思想,在政治上繼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張法先王行仁政,“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道德修養方麵,孟子主張“性善論”,提出了“四端”和“五倫”。“四端”指“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五倫”指“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發揮詳盡,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

《孟子》的注疏本有漢趙岐注宋孫奭疏的《孟子注疏》(收入《十三經》),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義》和今人楊伯峻的《孟子譯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