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 章 依舊如初(1 / 3)

母子二人談到深夜,一些宮女都坐在地上打起來盹。

“你不去看看你父皇嗎?”

陳千舒腦海浮現出一個偉岸的模樣,那時的陳天修意氣風發,廣施仁政,勤於政事。興許是人老了,又或是還有宏偉的誌向還未實現,反倒是對權力越發的渴望了,大肆加強皇權。

“不見了,見了難免神傷。如今他還安好,那就行了。”

雲端的那位劍仙對著陳千舒遙遙的說了些什麼,後者卻是一顫。

“母後,孩兒該走了,願你一切安好。”

太後極力挽留,說是還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便要離開,說宮裏學識淵博的臣子大把,為什麼要去跟著那些江湖中人,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陳千舒站起,抬手一揮,一眾宮女頓時暈倒。一柄江南道飛起,陳千舒禦劍立於太後身前。

太後抬著頭望著自己的孩子,頓時明白了為何,隻是流出兩行熱淚,揮了揮手,好似在道別。

後者一時間化作流光飛向雲端,而後收起江南道,跪在王淳風身前,拿出一枚玉佩。

“我的道行微末,懇請劍仙大人替我加持,佑我母後,千舒自此甘願留在浮島修行,為仙長鞍前馬後。”

王淳風接過玉佩,一股法力流入其中,那玉佩直接飛到大慶太後眼前。

太後看著懸在眼前的玉佩,頓時泣不成聲,雙手顫抖的接過,緊緊的按在心口。

“鞍前馬後就不用了,我怕江祈年一劍斬了我。這點小因果還是不足為懼的,隻是莫要負了他的期望,江南道並不是誰都能用的。”

在陳千舒返回浮島不久,十萬大山深處,刮起一陣風,一座山頭紫氣翻湧,江祈年回到這人間。

江祈年一腳踏破虛空,出現在一座道觀中,看見道觀幹淨如初,連那數千台階都幹幹淨淨。放在身後的一隻手掐算起來,而後臉上浮現一抹笑意。

“這人情,如何還?心甘情願掃觀三年,毅力倒也不錯。”

眼前的道觀,如同三年前一樣,推門而入,一股陳舊的氣息撲麵而來,黴味刺鼻。

那道士抬腳而入,一瞬間,那積攢的灰塵消散,道觀裏也幹淨許多。

他躺在久違的長椅上,從口袋中摸出一個酒壺,將要喝時才發現早已空空如也。在混沌氣之中時,他便已經喝了不少了。隻是惆悵了一會兒,便釋然了。

“總有人間一兩風,填我十萬八千夢。”

剛說完,道觀之中就吹起陣陣微風,江祈年睡了三年來的第一覺。

遠在浮島的江南道劍身瘋狂顫抖,發出陣陣劍鳴,似乎在激動,連身旁的陳千舒都嚇了一跳。

隻見江南道飛起,劃破虛空,直奔無憂觀而去,留下不知所措的陳千舒。

“那人回來了,仙劍尋主去了。”

陳千舒就要起身追去,怎奈便被浮島劍仙澆了一盆涼水。

“你金丹修為,還是老老實實呆在浮島吧,你幫不上忙,時間到了他便來了。”

天剛微微亮,江祈年醒來才發現椅子旁的劍。

仙劍發出陣陣劍鳴回應著,江祈年將其握在手中,在院中練起了劍。直至那掃觀的張浩來到,江祈年才停下。

推開觀門,就發現張浩拿著掃帚,一點點的清掃著台階上的落葉。似乎沒想到道觀的門會打開,張浩看見江祈年時還愣神片刻。

回神之際,張浩趕忙丟下掃帚,對著江祈年便要拜下。

江祈年一手扶起,問道:“我隻是救治了你兒子,而你卻為我掃觀三年,這份恩情也該還清了吧。”

張浩連忙搖頭,“仙長,這份恩情怎麼都還不清的,若非仙長救治,平安一輩子都是孩子心性了,您救了平安一生啊。”

“他命中有此一緣,江某倒是有些受不起了。”

“就當做了件善事了。”

張浩連忙拉起江祈年,笑道:“走走走!家裏還藏了幾壇桃花釀,就等仙長了。”

江祈年隨後便跟著張浩往山下走去,一路上說了不少趣事,江祈年也附和著。

說到張平安,張浩臉上滿臉驕傲,十幾歲的孩子,天天跑到教書先生門口聽課,如今倒也學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