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戲誌才故遊潁川書院與程昱暢談。
戲誌才首先回去的就是潁川,出去好幾年了也不知道文若和奉孝怎麼樣了?
而且也不知道潁川書院現在的院長到底是誰?估計是哪位世家大族的老家夥出來搶了吧,不過可惜了學院大比沒了,這個差事最大的肥肉消失了,而且還剩下一堆爛攤子,真不知道新上任的院長會忙的怎樣焦頭爛額。
不過與我無關了反正我已經從書院裏走出來了,而且徐夫子走了想必書院裏早已經沒有我的位置了吧,真懷念當年徐夫子和唐姬都在的時候啊,明明那時候是那麼的美好,如果我們的人生可以永遠的停留在那裏就好了,這樣我們就永遠不用去為未來而去發愁了。
不過戲誌才還是繼續向前看,他已經走上了他的路,已經沒有回頭的一天了,如果自己失敗了還有奉孝,還有文若,總會有人成功的,而我的目的就是為他們鋪路,反正我是個懦弱的人從很小就這樣戮神這種事還是交給他們吧,這些已經不再是我該操心的事了。
當戲誌才回到潁川之後先去的潁川書院,他看著那些教室裏的學生仿佛看到了過去的自己,自己模仿了一輩子了到底還有自己嗎?戲誌才不清楚,他已經踏上了這條路,他就必須走下去。
他透過窗戶看到了老友程昱,正好程昱上完課走出了看到了戲誌才說道:“回來了?走去吃個飯?”二人依舊非常默契,畢竟當年程昱是除了唐姬以外少有的朋友,二人經常在一起討論課題。
“怎麼樣出去走了這幾年感覺外麵如何啊?”程昱帶著戲誌才在酒家那裏坐下來之後隨便叫了兩個菜然後對著戲誌才問道。
“程昱你說這個世界是善良的人多還是惡的人多啊?這一次我出去看過之後雖然我很憎惡那些造反的人,可平亂結束後有一次我站在張角的視角上來推算居然發現其實不管他怎麼打其實道最後都會輸的,輸的非常徹底?”戲誌才在黃巾之亂過後閑的無聊發現自己好像還沒有過多了解過張角,畢竟在他的模仿的裏麵似乎少了造反者的心態。
“說實話我對張角了解不多,我沒有去管過黃巾軍的事,不過既然你提出來了這個問題那我就回答上幾句給你個參考意見,主要是為了避免你會當局者迷。
其實在他們造反之前我就在潁川感覺到不對勁了,你難道沒發現其實書院的人已經很少了嗎?該走的都走了,其實我本來也是要走的可是看到這些學生我還是留下了,你覺得張角造反真的好嗎?他是想打開這亂世可這亂世一開還有安穩日子嗎?
我也是寒門出身我很懂寒門的苦,可這種苦日子下麵還是有人能活的,我也十分明白造反的人都是一群活不下去的可亂世隻會讓死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我們誰都不能保證下一個接替大漢的到底是好是壞。”程昱把自己的見解告訴了戲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