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退步原來是向前(2)(2 / 2)

陸生擅長山水,鎮將偏偏讓他畫蛟龍猛虎——畫得好,你是巴結老爺,看你的傲骨何存;畫得不好,大老爺便可以借機羞辱你、整治你。到時候,看那布袋和尚如何搭救你!

果然,鎮將找的是陸生,而布袋和尚也不請自到。陸生實話實說:“學生不會畫虎,更不會畫龍。”

“你不是奉化最有名的畫家嗎?怎麼連這都不會畫?”鎮將嘴上挖苦的是陸生,眼角卻乜斜著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別有意味地說:“俗話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陸生,你隻要畫出一張唬人的虎皮,哪怕是畫虎類犬,也能狐假虎威,為虎作倀。”

陸生當然知道布袋和尚是在諷刺鎮將,但他一直將藝術視為生命,不肯苟且,認真說道:“學生從來沒有見過虎,更沒有見過龍,如何能畫得出來?”

“咦,你這個書呆子,你不會‘比貓畫虎,照蛇描龍’嗎?就像你沒有見過李廣、郭子儀那樣的真英雄,也可以照著鎮將的模樣描摹嘛!”

鎮將聽到布袋和尚將他與李廣、郭子儀這樣的一代英豪相提並論,很是高興。進而一琢磨,原來把他類比成了貓與蛇,不由得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哼,一會兒,看老子怎樣收拾你們倆!

鎮將蠻橫地對陸生說:“你必須畫出一幅能讓本將軍滿意的龍虎圖,否則,本將軍就把你投進大牢!”

說完,鎮將揚長而去。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可憐陸生,腹中空空,既沒有藏龍,也不曾臥虎,所以無法在影壁上描繪出生龍活虎。為了幫他化解鎮將的難題,激發他的創作靈感,布袋和尚為他編造了一場活靈活現的龍虎大戰:

霧鎖長空,風生大野,陰雲密布,電閃雷鳴。高山之巔,蹲踞著一隻斑斕猛虎;雲霧之中,隱約著一條遊動的烏龍。刹那間,一場龍爭虎鬥爆發了——龍騰虎躍,虎嘯龍吟,龍飛如電光,虎撲似疾風……

陸生畢竟是不可多得的天才畫家,在布袋和尚的啟發下,終於畫出了一幅龍爭虎鬥的圖案:龍遊雲端,威風凜凜,盤旋將下;虎踞峰巔,虎視眈眈,作勢欲撲。應該說,他畫得很好,龍似生龍猶噴霧,虎如活虎也生風。

然而,詭異的是,圖案上那條神龍張牙舞爪,惟妙惟肖;那猛虎咆哮怒吼,活靈活現。可是,整幅畫麵組合起來,卻顯得生氣不足。也就是說,沒有畫出龍虎大戰的靈魂來。不但鎮將不滿意,連陸生自己也感到交代不過去。他反複修改,卻不見成效。

鎮將幸災樂禍地說:“那個大肚子和尚不是無所不能嗎?你去請他來幫幫你。不然的話,本將軍隻能把你投到監牢裏去。”

陸生萬般無奈,隻好有病亂求醫,向絲毫沒有繪畫經驗的布袋和尚請教。布袋和尚裝模作樣地看過之後,指著影壁上的圖案說:“你畫的龍,太追求威勢,而你畫的虎,又太過勇猛。”

陸生不解:“龍爭虎鬥,就應該表現出龍的奮迅、虎的威猛呀!”

鎮將也說:“是啊,總不能將猛龍畫成死蛇,老虎弄成病貓吧?”

布袋和尚從容說道:“可是,勢,不能一貫到底;威,不可用到十分。完全伸出去的拳頭,就沒有了力量。因而,根據常識,飛龍在天,下擊之前身軀必然向後曲縮;猛虎踞地,上撲之時虎頭定會盡量壓低。龍曲得越彎,向前飛騰得越快;虎伏得愈低,往上跳躍得愈高。這才是龍爭虎鬥的特點。”

陸生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我的龍身畫得太直,龍頭也太靠前了;而猛虎的頭仰得太高了,應該四肢後蹲,下顎貼地,猶如箭在弦上。”

“對呀,為人做事也是一樣,經過後退幾步的準備,才能跳得更遠;隻有放低身段,才能彈射得更高。所以,我們要切記,向下是升高,退步是向前。”

“向下是升高,退步是向前……”陸生默默思索著布袋和尚的話。

布袋和尚轉而對鎮將說:“你是將軍,一定知道,弓不能拉得太滿。”

鎮將點點頭。布袋和尚接著說:“什麼事都要適可而止,不能做過頭。比如有人當了高官,大權在握,往往任性使氣,仗勢欺人。他看見別人懼伯他,對他的胡作非為無可奈何,便意氣揚揚,自以為計。殊不知,八月潮頭,也有平伏下來的時節;占據高位,終有失勢的時候。所以古人說,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飽讀經書的陸生疑惑地問:“哪位古人這樣說過?我怎麼不記得?”

“就是我老人家。”布袋和尚指著自己的鼻子,大言不慚地說。隨即,他瞟了鎮將一眼,背起布袋,一邊吟誦著自己的悟道偈,一邊走出縣衙:

手把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成道,退步原來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