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戰爭的進行,國際縱隊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這支聯軍的指揮極其混亂,因為語言不通,有的軍官的命令,士兵都聽不懂。士兵的武器裝備也陳舊過時。尤其讓國際縱隊的誌願者惱火的是,他們居然要與配備著坦克和重型武器、身經百戰的軍隊作戰。600人的英國誌願者僅僅承受了初次進攻的主要衝擊,就有數百人犧牲,而且幾乎損失了所有的軍官。
佛朗哥後來又調集希特勒的“禿鷹中隊”,於1937年4月26日對格爾巴卡展開了猛烈攻擊。軍事家說,這是世界上首次對一個城市目標進行飽和轟炸。德國人在集市日發動了進攻。當時,中央廣場上的購物者熙來攘往。德國人首先使用了烈性炸彈,接著是燃燒彈,然後是機關槍。一位戰地記者說:“在這座城市裏,士兵們在收殮燒焦的屍體,他們像孩子那樣啜泣。到處是火焰、濃煙和瓦礫,屍體燒焦的氣味令人作嘔。房屋坍塌,變成了地獄。”
國際縱隊在戰場上沒了主動權,後方的支援也徹底斷絕。很多西方國家從一開始就拒絕幫助合法的西班牙政府,禁止向共和派出售武器。由於無法購買先進的武器,共和派根本沒有獲勝的機會。
1937年10月,佛朗哥已經占領了北部工業區,將注意力轉回了馬德裏。第二年的7月,當共和派的一次進攻失敗時,大多數國際誌願者都意識到,這是一場必輸的戰爭。
1938年12月,佛朗哥勝利在握。他宣稱,共和派是“罪犯”,對他們不存在“赦免和解的可能”。1939年3月,近30萬人的共和派發生了嚴重的內鬥,共和派自己人激戰四天,獲勝一方槍斃了對手的軍官。共和派終於崩潰,這給了佛朗哥可乘之機。3月28日,他的軍隊進入並占據了馬德裏,這場戰爭宣告結束。
在那三年的時間裏,馬德裏曾是世界矚目的中心,一批批的國際誌願者來到這裏。但突然間,一切都消失了。所有人都扔下西班牙,留下滿目瘡痍,無數屍骨。在這場內戰中,西班牙人死掉了64萬人。親身經曆過西班牙內戰的《紐約時報》記者馬修斯有一本回顧內戰的著作,叫《半個西班牙死了》,書名來自著名評論家拉臘在第二共和前為西班牙寫下的墓誌銘:“這裏埋葬著半個西班牙,她死在另外那半個西班牙手裏。”
【酷評】
半個西班牙死了,她死在另外那半個西班牙手裏。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最大的敵人其實是來自於自己,而且往往還會是最殘忍的敵人。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生存壓力的增加,人類在精神方麵的疾病日益增多。比如莫名的焦慮、恐懼、抑鬱,這些病症不能單純靠藥物來治療,因為正是我們自己給我們製造了病因。而對付這個最大的敵人,需要健康的心態和正確的人生觀。
§§§第十一節國會大廈的火警
1933年2月27日晚上,德國總理希特勒在宣傳部長戈培爾的家中吃飯。這頓飯其實吃得並不愉快。作為納粹黨的頭目,希特勒在一個月前的選舉中並未獲得壓倒性多數的選票,所以,1933年3月5日還要舉行新的選舉。希特勒對新的選舉一點把握都沒有。
兩人吃完飯後,開始聽音樂,希特勒和戈培爾都在思考著如何在3月5日的選舉中獲得勝利。這個時候,電話突然響了起來。戈培爾拿起電話,電話那頭是非常焦急的聲音:“國會起火了。”
原來,就在希特勒和戈培爾剛吃完飯的時候,一道紅光照亮了夜空。大街上的人驚惶地喊叫:“國會大廈著火了!”隻見國會大廈的窗戶和屋頂冒出一股股濃煙,隨後,火苗也躥了出來。霎時間,大廈的輪廓在人們的視線中開始模糊起來。
國會大廈是德國國家權力的象征,這樣的地方怎麼可能著火呢?
戈培爾放下電話後,認真地思考了幾分鍾,才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希特勒。希特勒先是一驚,但戈培爾卻跟他說了幾句話,希特勒頓時眉開眼笑起來。二人隨即出了門,跳上汽車,飛速地駛往出事地點。
二人一趕到國會大廈失火地點,就向聚集在那裏的記者宣稱:“這是一樁罪行,是德國共產黨犯下的罪行。”當希特勒和戈培爾正在這裏忙碌的時候,希特勒的親信戈林比他們提前到了,看到希特勒後,他那肥胖的身子險些要飄起來,他大聲地對秘密警察頭子魯道夫·狄爾斯大聲嚷道:“德國共產黨的革命開始了!我們一分鍾也不能等待。我們要毫不留情地對付他們。共產黨幹部一經查獲,當場格殺勿論,今天晚上就把德國共產黨議員統統吊死。”
希特勒更是情緒激動,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誘逼著德國總統興登堡簽署了一項“保護人民和國家”的法令,以“防止共產黨危害國家的暴力行為”為幌子,大肆限製公民的出版、結社、集會等人身自由。自然,這件事也就把3月5日的選舉給推遲了。
戈林更是上躥下跳,開始讓秘密警察的衝鋒隊在大街上抓人。這些警察可是很守秩序的,他們並沒有胡亂抓人,被抓的人都是德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