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外麵的陽光依舊刺眼,樓下擁擠的人群在樓上看像是一群動作緩慢的猴子,每一個都像是還未睡醒的自己。
……
“上班的人到外麵坐車!”
……
“不要站在路中間!”
……
“排隊成一隊懂不懂?”
“這麼大的人,都聽不懂人話嗎?”
……
伴隨著擁搡的人流,以及耳間回旋的喝令聲,睡了一晚上但卻沒有睡醒的許多一在人們的擁擠下上了車。
坐定後,他便打開了手機。
翻看了一下自己的可用資金,雖然早有推測,但心中還是五味雜陳。
之前就有提過,他在進廠之前受過電信詐騙。
再加上上班前的各種消費,自然就導致他身上的錢財幾近告罄,好在因為住在宿舍,吃飯又在工資裏預支,所以他的基本生活需求還可以得到滿足。
不過到今天他才是真的身無分文了。
現在他的三張銀行卡裏合計兩元七角,支付寶和微信裏合計一元四角。
換句話說,也就是他現在還有一元三的流動資金,估計一個開張十分鍾的乞討者,比起他而言更像是一個富翁,但比起乞討他更喜歡現在的貧窮。
作為一種生活狀態,沒有人會喜歡貧窮,但有的時候人們無法避免自己即將麵臨或是已經經受的貧窮,但貧窮本身隻是簡單的物質生活狀態,在滿足物質需求後,它無法為人們的精神需求提供太多的營養,盡管它的優質於精神需求而言同樣可以說是極其重要,就像是土壤與綠植,達到一定程度後它仍舊很重要,但卻已經不再是核心需求。
盡管貧窮勢必會令苦難沒有盡頭,但忙碌於生活的人們卻由此幸運地躲過了精神的無力。
所以人們沒必要追求貧窮,但也沒必要因為貧窮而感到羞愧。
可是,一個人在追求精神自由而放浪形骸的時候,也需要知道自己是否屬於是孤兒,既有沒有受過父母或是長輩的愛護,因為如果隻是追求自己生活的肆意而絲毫不顧自身親情職責,這顯然是不符合人類樸素道德觀的,所以很多時候人們對於金錢還是需要多些想法。
如上所述,許多一此刻的處境確實很是尷尬。
一個二十好幾,打工數年的男人,身上竟然連十元錢都沒有。
再者說,一個受過九年義務教育且尚無精神疾病的正常人,竟然能在當下的國內環境下身處如此窘迫的境地,他的想法與身體中有著毫無疑問的問題。
許多一自己都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就像是他其實一直想不明白,比起同齡人,早慧的他,怎麼會將自己的生活過的如此不堪。想著他的心中突然又升起幾絲慶幸,萬幸他生活這個物質並不稀缺的社會,不然他將會餓死在無人所至的角落。
念頭至此,許多一收起了手機。
縱使溫飽無憂,但隻要身上無些閑錢,人就會覺得自己深陷囹圄;與之相反,雖然未必用得上,但要是身上有錢的話,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沉浮心中便又不由多幾分額外的從容雅量,盡管變得有錢也無法改變人們生活的無力與哀傷。
其間種種微妙,當真是需要身臨其境才能品味。
心神恍惚間,便已經回到了廠區。
今天的天氣很好。
雖然這邊的天氣一直都很熱,但陽光卻並不是很明亮,最起碼很少會像今天這樣清明。
當然,這樣的清明陽光也就意味著今天會很熱。
當許多一走進食堂的時候,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後背已經濕透了,前胸倒是因為衣物並未貼身而僥幸未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