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後記(2 / 3)

曆史不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曆史小說也不應該是。

史傑鵬

2006年8月31日於北京師範大學

書由五章構成,五章分別以五個不同的人物口吻進行敘述。剛讀第一章“樂縈”時,我便心生斷定:此書作者一定是一男的。而事實的確如此。為何我會下次斷定呢,原因想必是樂縈乃一女子,而第一章的故事情節描寫本人覺得過於急於將來龍去脈呈現給讀者,缺乏女子對心上人或者說對愛情的心理變化的細致描寫。一些細節描寫還不夠細膩傳情,如果筆法能再細膩些,想必可以吸引跟多的眼球。

賭徒陳湯年譜

1.陳湯字子公,大河郡瑕丘人。大約生於本始元年(前73),大約在甘露三年(前51)為太官獻食丞,時22歲。

2.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富平侯張勃(外戚恩澤表作張敞)舉以為秀才,陳湯坐父死不奔喪,免。張勃坐選舉不以實削戶二百,同年死。

3.初元四年,郅支單於殺漢使者穀吉。陳湯又被薦舉,複為郎,數求使外國,28歲。久之(當為建昭三年,距前九年),遷西域副校尉,與甘延壽俱出。

4.建昭三年(前36年),和甘延壽出西域,為人沉勇有大慮,多策謀,喜奇功。每過城邑山川,常登望。冬,矯製發西域兵,斬郅支單於。公元前三六年冬季——距郅支單於殺漢使節八年,西域都護、騎都尉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率軍向康居王國挺進,大軍分成六路縱隊(新設陽威校尉、合騎校尉、白虎校尉,跟西域總督府直轄的副校尉、戊校尉、己校尉)。其中三路縱隊沿南道(塔裏木盆地南邊緣)越過蔥嶺(帕米爾高原),穿過大宛王國。另三路縱隊,由都護甘延壽親自率領,由北道(塔裏木盆地北邊緣)經過烏孫王國首都赤穀城,橫穿烏孫王國,進入康居王國邊界,挺進到闐池(中亞伊賽克湖)西岸。

而這時,康居王國的副王抱闐正率領數千騎兵攻擊烏孫王國,驅趕著搶來的牛羊馬匹牲畜,返回康居。前鋒正追及遠征軍的殿後部隊。從背後發動攻擊,奪取大批輜重。

陳湯回軍迎戰,大獲全勝。奪回抱闐所擄掠的烏孫人四百七十人,送他們回國,而奪回的牛羊馬匹則全部征用作軍隊補給。

進入康居東邊國境後,陳湯下令嚴守紀律,不準燒殺搶掠。又秘密跟康居王國痛恨郅支單於的貴族會晤,展示漢朝的威力與決心,共同盟誓,遂對郅支單於的情況了如指掌。在康居向導的指引下,大軍繼續挺進,在距單於城隻有一天的裏程(30裏)處紮營。

郅支單於得到情報,派人前來詢問:“漢軍到這裏的目的何在?”遠征軍回答說:“你們單於曾經上書我朝皇帝,說:‘環境困苦,很願意歸降強大的漢朝,聽候差遣,親身到長安朝見。’皇上憐憫單於放棄那麼廣大的國土,委屈的住在康居,所以派西域都護率軍前來迎接護送單於的妻子兒女。恐怕單於的左右受到驚恐,所以沒有直接到達城下。”

5.竟寧元年(前33年,距立功三年),封關內侯,拜射聲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