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李元霸之死(1 / 2)

李靖的才能那是不用說的,不要說在隋唐時期,就算是在中華上下五千年之中,李靖的才能也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之一。

劉文靜與殷開山雖然也是一時之選,才能卓著。但是與李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在這個時代,能夠與李靖相提並論的人物,也隻有徐茂公這麼一位而已。

徐茂公也算是難得的奇才,不論是兵法韜略、治國策略,都是極為出色,不過這兩方麵都稍稍比李靖差了一些罷了。

如果是讓徐茂公來與李靖對敵,就算是無法戰勝李靖,最起碼依靠地利可以保持一個不敗。就算是失敗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可惜劉文靜雖然有才,卻還不能與徐茂公相比。

李靖的才能出眾,但是命運不濟,這世上知道李靖才能的並沒有幾位,李靖的舅父韓擒虎是一位,越國公楊素是一位,先吏部尚書牛弘是一位。可惜這三個人都已經過世了。而且當年他們稱讚李靖的話並沒與多少人知道,就算是知道的也不會當真。

韓擒虎曾對別人說過,“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可惜所有人都以為韓擒虎是在為自己的外甥鋪路而已。

左仆射楊素也撫著坐床對李靖說:“卿終當坐此!”這句話知道的人本來就沒有幾個,知道的哪幾位也都是以為楊素是在討好韓擒虎。

吏部尚書牛弘稱讚李靖有“王佐之才”,這王佐之才是說此人有能力輔佐君王,成就一番大事,治理天下。可是當時的李靖不過是一個不滿二十歲的年輕人,誰又會將這句話放在心上呢?

現在還活著的,唯一了解李靖能力的就是安西大都護、護國公秦瓊,秦瓊卻也從來沒有對人提起過李靖的能力,唯一一次就是對秦懷玉說過。可是當時的秦懷玉正在為李靖沒有能夠成為自己人而歎息,又怎麼可能將這件事四處宣揚,讓所有人都知道呢?這樣的話,就有可能讓本來不知道李靖才能的李淵重用李靖,對自己相當的不利。後來李靖成為自己人之後,更是不會去說。

將一抦利劍藏在暗處,所能夠獲得好處是更大的。

劉文靜自然是從來沒有聽說過李靖的名字,而且劉文靜自視為李唐第一智者,自然不會將李靖放在心上。李世民剛剛離開,劉文靜就提議出兵將薛舉的大軍擊潰,立下功勞。

殷開山也是是點頭答應。雖然說李世民離開之前,曾經交代過劉文靜與殷開山,李靖、薛舉遠道而來,利在急戰,士氣高漲,他們不容易打贏,應該打持久戰,等李靖、殷開山糧食吃得差不多了,士兵不耐煩地時候,他們可一舉破敵,現在應該堅守不出,等待時機。

可惜殷開山認為秦王是擔心自己二人沒有勝算的把握,才這樣交代。但李靖、薛舉如果知道秦王有疾,必然輕視我等,所以宜炫耀武力以威鎮之。

於是將兵營陳於高墌城西南,列陣示威,甚至“恃眾不設備”,沒有防禦。

李靖是何等的人物,雖然說這些年來並沒有指揮過軍隊,可以說是紙上談兵。但是李靖絕對不是趙括所能相比的。劉文靜與殷開山的漏洞很快就被李靖給抓住了。

於是李靖與薛舉暗中調動軍隊,以精銳鐵騎背後抄襲唐軍,在淺水原偷襲敵軍,唐軍八總管皆敗,唐軍士卒死者過半。

李淵知道消息之後大為驚恐,忙讓病體稍稍有些緩解的李世民帶兵前去抵抗。讓王伯當、單雄信等人立馬都嚇竇建德,前去迎接李世民,聽從李世民的調遣。

關中那邊的唐軍吃了大虧,不過李神通與李元霸兩人卻是高歌猛進,迅速的向著洛陽推進。

秦瓊很清楚,李元霸手中的兩柄擂鼓翁金錘,就算是城門也無法擋得住。在李元霸的怪力之下,所謂關閉城門守城根本就是一句笑話。隻要等唐軍填平了護城河,城池就等於是失陷了。

所以秦瓊早就下令,讓所有的將領在發現李元霸領兵前來攻打城池的時候,所有的將領都帶著自己的士卒撤出城池,將城市留給李元霸,保存自己的實力。

不過秦瓊麾下的將士並不願意按照秦瓊所說的去做,畢竟還沒有交戰就棄城而逃,比直接投降更加的讓人難以接受。不過當李元霸出了潼關之後,遇到的第一座城池槃豆縣城的城門被李元霸一錘打碎的時候,後麵的人就都不敢抵抗了。

弘農郡雖然是一座大城,但是城中守將在知道李元霸一錘就將槃豆縣城的城門拆掉的時候,就知道弘農城的城門也是擋不住的,隻好一邊想洛陽告急,一邊帶兵撤退。

如此輕鬆的得到弘農城,讓李神通極為的得意,雖然說是考了李元霸的威名,但是這一次的軍中主帥是自己,拿下弘農城自己的功勞也是不小。

就在李神通為如此輕鬆的拿下弘農城高興的時候,洛陽派來的援兵到了。此次帶兵的乃是雙槍老將定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