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堯,起來吃飯了,快點。今天是你開學的日子,遲到了對你新的一學期表現不好。”李堯的媽媽方瓊邊從廚房端了幾樣下飯的小菜邊說道。“嗯,起來了,正在穿衣呢。”李堯伸了下懶腰,嘴上說到。
這是1991年上半年,李堯大同學開始了他三年級下半學期的征程。(這種書還要念嗎?)“那你快點伐,交完學費我還要去上班...”方瓊兩口子對這位兒子是萬分疼愛,兒子說什麼,兩口子基本上都會采納。誰叫他老爸祖上都是單傳。“來了,”李堯打開房門,看見隻有老媽一個人在,邊問道:“老爸呢?”“他呀,一大早就去上班了,說什麼今天市裏開會。”方瓊答道。
李堯塵封多年的記憶湧了上來,對哦,老爸在下海之前是市裏建設局副局長,本來是要升為局長的,但隨著經商的浪潮,也就下海了。可那時的機會已經沒多少了,所以後來也就是個建材公司的小老板。
“好吧,沒他送,那我怎麼去學校啊?”李堯問道。“我騎自行車帶你。”方瓊的臉色有點暗了下來,“以後自己騎車上下學,不要總是依賴你老爸,快吃,豆漿稀飯和你最喜歡吃的涼拌魚腥草。”
說起涼拌魚腥草,這可是個好東西,唐蘇頌說:"生濕地,山穀陰處亦能蔓生,葉如蕎麥而肥,莖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關中謂之菹菜,葉有腥氣,故俗稱:魚腥草。"不僅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的功能,還能起到防輻射的作用,所以經常坐在電腦前的朋友,可以吃點,如果不知道怎麼做,可以加我這本書的QQ群問我,我將會很高興的教你。
吃完飯,方瓊就帶李堯去學校報道了。李堯看著一路的建築和風景,1991年的上海,還是有點破的。“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這句話廣為流傳。浦東當時在上海人眼裏,比起浦西的繁榮來講簡直就是荒郊野外,住在浦東的是下裏巴人。***在1991年初在上海視察時指出,上海開放晚了,要努力幹啊!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點,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他又同時指出:不要以為,一說計劃就是社會主義,一說市場就是資本主義,不是那麼回事,兩者都是手段,市場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
“對哦,可以叫老爸去浦東買房子嘛,學後世的那些地主,坐地起價嘛。嗯,就這幹。”李堯心裏想到,“不知道老爸會不會同意呀?”
不一會李堯和媽媽就來到了學校—上海一小,從外觀上看去,有點老式,可是裏麵的師資條件在全上海是數一數二的,在這裏讀書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非富即貴。也有少數的政府資助的貧困生。“方瓊,帶孩子來報道?”說話的就是一小的校長陳紅。
因為方瓊是在市裏的教育局上班,在整個教育係統裏是出了名的美女。而丈夫又是建設局的副局,陳紅的丈夫和李堯的爸爸在同一個部門上班,所以兩家人的關係不錯,陳紅還有個女兒在上初一。李堯叫她小(曉)姐姐,“嗯,這個臭小子還不想來上學,寒假在家真是調皮的很那。”方瓊笑嘻嘻的說完,完全沒有在意李堯小先生的麵部表情,:老媽,你也不用當著主人公的麵撒謊吧。“哎,哪個小孩子不調皮啊,你看我家那位,都念初一了,還是個女孩子,成天往外麵跑。”陳紅也說道。接著李堯叫了一聲陳阿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