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亂戰泰國(1 / 2)

1997年,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這一年開始,李堯終於可以放手去幹自己的事情了,老爸***經營的阿拉餐飲集團占據了上海餐飲市場的半壁江山。而李堯經過這麼多年的潛心經營,在金融市場已小有成就。

“尉哥,去年底叫你開始著手準備的資金有多少了?”李堯坐在位於陸家嘴新的會議室裏。

“前期以投入20億人民幣了,陸陸續續還有10個投入。李堯,雖說這次有這個機會,但你這樣破釜成舟,太冒風險了。”尉文淵擔心道。

“放心吧,尉叔,這麼多年來,你應該清楚我的為人,沒有把握是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的。再說送上門的肉不吃,是我們這個團隊的行為嗎。”李堯滑稽的說道。

整個會議室裏的工作人員哈哈大笑,“李堯,尉叔今生能碰到你這樣的知己,我非常高興啊。我....”尉文淵飽含熱淚。

李堯緊緊的握住尉叔的手,“尉叔,別說了,李堯今生能與你相識,我也很高興啊,我們***贏這次戰鬥吧。”

尉文淵看著李堯,感受到了那充滿激情的眼神,“嗯。”

1997年1月份,以喬治·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機商開始對覬覦已久的東南

亞金融市場發動攻擊,開始拋售泰銖,買進美元。泰銖直線下跌。其目的很明確:

攪亂東南亞金融市場,以圖混水摸魚,狠撈一筆。而東南亞一些國家房地產、外彙

儲備、金融市場管理的混亂與失控,給投機者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吃柿子挑軟

的拿,索羅斯的如意算盤是:先從最不堪一擊的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入手

,進而攪亂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韓國、中國台灣,最後攻占香港,以圖造成他們無堅不摧的印象,擊潰市場信心,引發"群羊"心理。索羅斯認為,隻要擊垮一

個國家的金融市場,其它國家就不可避免一個接著一個倒下,這就是所謂的"多米

諾骨牌"效應。

泰國,成了首當其衝的目標。

“全體操盤手注意,跟著老虎基金的後麵,不要被發現,分多個賬戶買入美元,打壓泰銖。”李堯這段時間神經高度緊張,每天隻睡5個小時,本來李堯是不想睡這麼長時間的,但是在尉文淵必須要求下,很不情願的答應了。隻是苦了尉叔了,李堯心裏想到。

“尉叔,我們還能堅持多久?”李堯問道

“不知道..李堯,泰國政府守住泰銖的決心很大啊。”尉文淵一副疲倦相。

“叫我們的人繼續打壓,我相信,用不了多少時間,他們就守不住了。畢竟泰國的外彙儲備太少。對了,這條線的操盤手是誰,我感覺他對時機很有感覺?”對於每天掌握大局的李堯來說,不是每個人都認識,在具體的操作上,李堯一般都叫哥尉叔負責。

“是我們在香港辦事處新發掘的新星,名叫李晨,腦子很靈活。”尉文淵回答道。

“哦,告訴他,繼續跟進,我再觀察觀察。”李堯翻閱了下報表。

“好的。”

5月份,國際貨幣投機商開始大舉沽售泰銖,兌美元彙率大幅下跌。麵對投機

商氣勢洶洶的進攻,泰國央行與新加坡央行聯手入市,三管齊下,企圖捍衛泰銖陣

地,他們動用了120億美元吸納泰銖;禁止本地銀行拆借泰銖給離岸投機者;大

幅提高息率,一番短兵相接之後,泰銖的地位暫時性保住了。

“尉叔,現在市場上是不是有很多中國或香港的投資客跟在我們後麵?”李堯有點懊惱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