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7年七月,劉邦的父親劉太公去世,劉邦想用擒拿韓信的法子召陳豨進京,然後把他抓了。
但陳豨像彭越一樣,稱自己病情嚴重,不能進京。
從這一刻起,陳豨就知道劉邦早晚要對自己動手了!
陳豨當下聯合不得意的韓信,想跟他一起造反。
之前,陳豨見到韓信的時候,韓信就拉著他的手,避開左右侍從,在庭院裏漫步,然後仰望蒼天歎息說:“您可以聽聽我的知心話嗎?有些心裏話想跟您談談。”
陳豨聽了說:“一切聽任將軍吩咐!”
韓信低聲說:“您管轄的地區,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寵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發說您反叛,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再次告發,陛下就懷疑了;三次告發,陛下必然大怒而親自率兵前來圍剿。我為您在京城做內應,天下就可以取得了。”
陳豨一向知道韓信的雄才大略,帶兵厲害,當下深信不疑,說:“我一定聽從您的指教!”
到了公元前197年,陳豨果然反叛。
劉邦親自率領兵馬前往,韓信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隻管起兵,我在這裏協助您。”
韓信打算在京城動手,與陳豨遙相呼應。
九月,陳豨便與王黃等人一同反叛,自立為代王,劫掠了趙、代兩地。
劉邦聽說之後,就一律赦免了被陳豨所牽累而進行劫掠的趙、代官吏。
然後,他親自帶兵前往剿滅陳豨。
劉邦到達邯鄲後,看見陳豨沒有占據漳水,非常高興地說:“陳豨不在南麵占據漳水,北麵守住邯鄲,由此可知他不會有所作為。”
陳豨之所以不占據漳水,而守在代地,就是想站穩自己的根據地。殊不知,不敢破釜沉舟出擊,就已經失敗了!
陳豨既然選擇了造反了,破釜沉舟,一往無前,是他唯一的出路,也是他唯一的勝算。
他隻想占據代地,偏安一隅,就已經注定了他的失敗了!
趙相國上奏請求把常山的郡守、郡尉斬首,說:“常山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陳豨反叛,失掉了其中二十座。”
劉邦反問:“郡守、郡尉反叛了嗎?”
趙相國回答說:“沒反叛。”
劉邦說:“這是力量不足的緣故。”當下赦免了他們,同時還恢複了他們的守、尉職務。
這一事,可見劉邦的大度,並沒有因為郡守的失敗而責怪他們。
劉邦又問周昌說:“趙國還有能帶兵打仗的壯士嗎?”
周昌回答說:“有四個人。”
劉邦便讓這個四個人來相見。
這四個人來了之後,拜見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