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立誌寫救本草綱目。
可是,萬事開頭難。
李時珍同樣不例外。
因為,這一本本草綱目涉及的東西實在太多。
李時珍想要本草綱目,包括了藥物的形態,味道,還有功效,甚至是藥方。
所以,本草綱目裏涉及醫學理論,可以經過實踐之後確實有效的方子。
所有一切隻要涉及都包括其中。
李時珍為了這件事情也是絞盡腦汁日夜琢磨。
終於終於,他確定了確實有效的綱目體係。
這一套綱目體係,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
就像是一座摩天大廈一樣,五彩斑斕,交相輝映。
它,始終屹立於世界文明之巔。
李時珍選擇做這件事情,李言聞始終站在李時珍身後。
他告訴李時珍,“既然已經做了選擇,那便一定要堅持到底。”
“你從小便選擇了這條路,你的天賦便在於此,你親手為自己選了一條要走了,選了一件該做的事。”
“可是,這件事情並不容易,甚至難如登天。”
李時珍麵對父親的提醒,並沒有絲毫動搖。
他依舊堅定,回答,“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
“望父全而誌,至死不怕難。”
……
最終,李時珍還是走上了這條艱難的路。
可是,他得到了李言聞的支持和肯定。
眼前一幕,不僅是追求夢想,更是父子和諧。
如此溫馨,如此激昂,怎能不讓人心中生出一絲溫暖。
即便不是在看舞台劇,可是觀眾們在看到眼下畫麵時,都忍不住起身鼓掌。
眼神之中的情緒顯得異常複雜,欣慰,感慨,無奈,肯定,所有的情緒就好像是一鍋大雜燴,一樣融入其中。
一時之間,誰也分不清楚,究竟該如何。
可是不論如何,這,都已經成為了定局。
準確的來說定的從來都不是局,定的是李時珍的堅毅果敢,定的是李時珍的勇往直前。
因為他不屈不撓,所以才成就了千秋萬代。
因為他從未放棄,所以才能夠流傳後世,幫助世人。
修書,本來就是一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
無論前世後代,這件事情從來都是如此。
更何況,這一本本草綱目及千年之精華,這更是一項極其浩大的工程。
之後,李時珍想盡一切辦法搜集柏樹,親自考察本草。
曆盡千辛萬苦,耗費不少時間,這才有了這本承前啟後的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是華夏藥物集大成者。
他所涉及的不僅僅隻是藥草,這其中更是體現了民生,百姓。
其中更是蘊含了無數仁義之學。
李時珍,是真正的大醫。
他用自己的一生貫徹了大醫精誠。
接下來,每一天每一日,在沒有尋醫問診的時間裏,李時珍總是坐在桌案前,低著頭,抒寫著自己一輩子的執著。
這,是他一輩子所稱,更是開創了曆史之先河。
他查閱了曆朝曆代的典籍,聽著雙腳,走遍了萬裏山河,寒來暑往,春夏秋冬,每日都是如此。
時間流轉,下麵的樹葉枯了又生生了又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