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老先生說的鏗鏘有力。
在這一瞬間,他仿佛回到了自己二十三歲那年。
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在迷茫痛苦的時候,他就已經立下了豪言壯誌。
他為這個心願奔走了幾十年,他用一生來詮釋什麼叫做醫者仁心。
他能夠流芳千古,名垂萬世,不是一個意外。
他在後世所得來的所有的榮光,都是他理所應當都是他應該的。
李時珍老先生是一個真正的聖賢之人,他是當之無愧的醫學典範。
《本草綱目》兩百餘萬字,每一個字都是李時珍老先生的心血。
看到這裏,還有人說李時珍和他的本草綱目都配不上他所得到的榮譽嗎?
大屏幕上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
所有的人在看到這個問題時,都陷入了一陣沉思。
與此同時,觀眾們也就由網絡平台發表自己的看法。
各種各樣的彈幕就如同下雪花一樣的下個不停。
甚至,整個屏幕都已經徹底的被蚊子給占據。
根本就沒有辦法看到裏麵的畫麵是如何。
“如今的華夏醫學已經走向沒落,這是不爭的事實,所有的人都能夠感受得到,雖然這並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我們之所以會宣傳傳統醫學,是因為他是我們流傳了幾千年的祖宗智慧和經驗的積累,可是卻很少願意有人去看中醫,為什麼,因為信不過,為什麼信不過,因為有人故意將中醫神化,這是要不得的!”
“沒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真正了解華夏醫學的又有幾人?知道一點雞毛蒜皮就開始胡謅,以至於無人敢相信華夏傳統醫學,這也許就是其中的病根所在。”
“時代變了,變得不僅僅隻是人心變得不僅僅隻是這個社會。其實還有我們所生存的環境,發現醫學涉及的並不僅僅隻是藥理,還有人文以及地理,一些很常見的藥材,他們的身長,他們的藥效,對於空氣的濕度溫度,地理以及生長的地方都非常的有講究,現在我們所生存的環境因為汙染加劇已經很難種植得出有效的草藥,藥效變了,華夏傳統醫學自然也就不為人所信。”
“沒錯,華夏傳統醫學對於藥材有非常嚴格的要求,這些藥材的生長必須得達到要求,就連生長的地方不同,它的有效成分也完全不同,這就是所謂的地道傳統醫藥。”
“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是深有體會,我們現在吃的菜比以前長得高,長得漂亮,而且還沒有蟲,看起來好像一切都變得更好了,但是卻少了曾經的那種味道。”
“除了傳統醫學所需要的藥材,有效之外,還有傳統醫學製造的工序問題,之前我遇到一個老中醫,他說他接手了一位可以支氣管的藥材,總共要經曆十七八道工序,去除絨毛還有其他雜質,還有一係列的加工,而是現在工序簡化沒有做到,治療效果不但達不到,而且還會越治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