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最早的能量守恒定律(1 / 2)

這件事情之後。

老子就開始思索。

究竟一個怎樣的法則才能夠使這片土地重新變得寧靜,使天下百姓都能夠平安富足,使人間重回太平。

究竟什麼才是生命的意義,人活著又是為了什麼,什麼才是天道?天道的盡頭又是何物?

這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再一次冒出來。

老子思索問題再也不是這虛無縹緲的簽到。

而是關乎著這人間的大道,或許在這生命意義的盡頭就是所謂的天道。

孔子心中一片迷惘。

他看了一次又一次的書,他經曆過了一次又一次的事情。

他的腦海之中也在不斷的回現著自己所經曆過的一切。

但是。

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這麼多時間了,他知道天下的百姓也已經沒有這麼多的時間。

盡管迷茫,盡管什麼都不知道,但他卻已經開始著手於思考這些問題。

他開始探究這天地之間的真諦,開始探究這天道的意義。

易經。

中華文化的根本。

早在新時期時代就已經誕生。

易經是最最早的文明典籍,也是華夏進入文明社會,最最最重要的標誌。

易經在華夏有著怎樣的地位,人盡皆知。

盡管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看得懂易經,但是沒有誰不知道易經的存在。

老子熟讀易經,他認為易經中的陰陽八卦,或許這代表著宇宙中所有事物的平衡。

易經之中的陰陽平衡也揭示了陰陽陽氣的運行。

陰和陽彼此囂張,彼此轉化,此消彼長,生生不息,變化無窮。

這。

或許就是他所追求的天地萬物的本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德誕生讓古老的華夏的土地出現了一道理性的光輝。

這一道光輝普照大地,普照著後世之人。

這讓華夏在思想文明史上有了一次巨大的覺悟和醒悟。

“陰陽兩氣,我以前隻覺得這種東西實在是太玄乎,根本就不相信,易經更是那些街頭上算命的騙子才會用得到的東西,可是我現在發現這陰陽兩氣或許隻是老子對於能量的一種命名!”

“對對對,我也這麼覺得,隻要是學過物理的人,都應該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剛才節目裏說到陰陽兩氣,此消彼長,生生不息,變化無窮,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能量守恒定律!”

“如果陰陽能夠用能量來表示的話,那不就是正能量和負能量,這樣減少那樣必然會增多,那一樣增多,必然這樣會減少,這就符合了能量守恒定律,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

“我也是直到這一刻才發現原來老子的道家思想還有陰陽兩氣,並不是什麼玄學,而是真正的科學道理,原來,早在兩千五百年之前,就已經有人開始有了對於天地萬物對於科學的研究。”

“這根本就是最古老的科學,那個時候什麼都沒有,就已經有了現在所認定的能量守恒定律,老子簡直就是神人也,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