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年少衝動(1 / 1)

在無序競爭中,利潤越來越薄,銷量也沒大增,人隻能走出去尋求變化。 從啤酒廠發往其它地方的貨因為距離遠近,各自的運費多少不同,也因為啤酒公司在各地的業務員享受不同的銷售政策,所以市麵上的經銷商,批發商都可能有不同進價,這就需要去找好的上家貨源,然後形成各自的優勢及利潤。 龍大趕往荊門啤酒廠,在廠外蹲守運送啤酒的大貨車,留心那些路過金州的車輛。啤酒廠的訂銷量挺大,生產主要按計劃經濟的那一套在進行,啤酒行業的競爭還沒完形成,周邊隻有金龍泉啤酒廠,武漢行吟閣啤酒廠兩大品牌為主,後來的雪花啤酒,燕京啤酒,青島啤酒還沒進來,金龍泉啤酒的銷量市場占有率高達六成,價格也因廠家較近而頗有優勢,供不應求,但利潤也要相對低點,24瓶一件的酒利潤隻有毛利二元。 龍大準備了一條多的湘省白沙煙守在啤酒廠的大門外,看到有出廠裝滿啤酒的大貨車隻要是往金卅方向的車牌,比如公安,鬆滋和湘省的就攔下車,和司機打招呼:"師傅,過金州能捎帶腳嗎?"司機一般都會停下,這時龍大陪笑著塞條煙給司機,司機同意了就會收煙讓龍大上副駕駛室,上車後就隨便就著啤酒這個話題談幾句,在快到飯點時就會熱情邀請司機在路邊小餐館吃個飯,喝點小酒,那時沒什麼酒駕的管控,隻有超載的查扣。 上了飯桌,談的話就開些透些了,一般司機都是啤酒經銷商或請的家親戚,既方便管理又能吃苦出力且有些事也多少能當家作主,隻要留下聯係方式,地址和座機號碼,老板的姓氏,有三五家就可以開始選擇,聯絡好供貨方式,供貨量,供貨周期,供貨的品種,討論好付款價格(包括啤酒包裝押金)。 龍大先選擇了湘省的胡老板,因為從司機囗中了解到他們那裏是同品種的啤酒,商標也相同,也知道他們是一件啤酒送五瓶,五瓶是用作路費補助,廠家送贈酒也是為少繳稅考慮,另有月返利,季返利,年返利,龍大跟胡老板談的是一件送三瓶啤酒,隻有月返利,雙方各有好處,且胡總那邊能在中途就去啤酒廠拖第二趟,既省時又省工能多掙些,完成廠家簽訂的銷量另有獎勵,所以雙方痛快答應了合作,約訂好第一次試試,因為司機熟悉的原因,大概什麼時間從金州過,龍大隨車去廠拖啤酒,再隨車回,並交割清楚,再大致估計銷量約定下次時間。 因為有了價格優勢,龍大在相當長時間內擴張地盤和收攏客戶上主動和有效得多,在這段時間的市場競爭甚至都能和本地的大經銷商比拚,兩位餘老板可能都有所察覺,在私下吃飯中都探問是找對方拿貨多些,龍大隻裝糊塗,幾次後兩過也間或拿些,數量不太多,畢竟價格高了些,到現在才發現;你賣不了多少貨,別人不鳥你,一旦你能多少有點份量,別人才開始重新重視你,而又不會給你大的空問,舞台,利潤,而你又要留後路,留人情,真雞兒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