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詩詞論戰(1 / 2)

張少雲坐在包間沙發上,搗鼓著手機,選了一張自認為角度不錯的圖片:圖片中的大白鵝,是彎著脖子朝天長鳴的形象;周邊一圈碧綠的池水,蕩漾著有光澤的水波;水波粼粼上,還有幾片白色的鵝毛;正中的大白鵝隱約露出紅色腳掌。

選定圖片,配備文字,再三確認,點擊發送,非常完美,確認裝碧正確。這就是張少雲為什麼要帶人來吃鵝,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榮耀值。

浪客張少雲微博少見的,一天發第二條微博:外出覓食,無意中撞見的景色,一時詩興大發,一首打油詩和各位顯擺顯擺:

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大白鵝圖片)

“哇塞,好詩,好詩…”可愛的小仙女

“確實,好濕,好濕…”老衲掐指一算

“牛掰,大柴,大柴…”種田的小道童

評論區清一色的碼樓、稱讚。

……

“切,什麼玩意,我有他那麼好命,大家也會來拍馬屁?”公雞中的戰鬥雞

“就是,就是,一天天在網絡上顯擺,浪費大家資源。”經濟學人

“你們是傳說中的網絡噴子吧,見不到別人好?你能耐,自己也寫出一首來?”專治不服

……

不和諧的聲音也有,網絡就是這樣,你一天經常頻繁發文,就會有人來批評與指責。於是,評論區下麵罵起來了,有人說詩本來就好,也有人偏不認同……

於是,就有好事之人,把這首詩複製到一個詩詞愛好者群,讓有品鑒能力的群友,評評這詩怎麼樣?

水邊居士:“@全體成員,大家評評這首詩怎麼樣?什麼水準?”。

采菊南山:“@水邊居士,這是你寫新作?”

水邊居士:“別管是不是我寫的,你們就說水平怎麼樣吧,在線急等!”

桃花島主:“不好評,說簡單易懂吧;但,它又感覺很有意境。”

采菊南山:“對,對,就是這種感覺:像孩童淘氣之作,又像老頑童。”

京都念慈大師:“有什麼好評的?就是一個八九歲小兒,課後作業水準,登不了大雅之堂!”

長春真人:“@京都念慈大師,大師,今天什麼風把你老引出來了。”

京都念慈大師:“剛好有空,看見水邊居士在@大家品詩,順便說一句。”

……

水邊居士可不管這些,切換賬號,立馬在張少雲微博評論區下麵,把詩詞愛好群的截圖發出來了。為什麼?當然是京都念慈大師的現實身份牛掰唄。他是京都市詩詞協會副會長,難道不能代表官方的評判標準?

張少雲的女性粉絲可不幹了,女性追星那是戰鬥力爆表,立馬去“京都念慈大師”的浪客微博評論區,手撕這位副會長。

那是非常熱鬧:有稱呼他:賈大師;有說他副會長是買來的;更過分的,直接髒話問候;還有最厲害的,直接去京都詩詞協會浪客賬號手撕。

這些張少雲都不知道,這會他和保鏢們,其樂融融的一起對付那隻鐵鍋燉大鵝,剩餘菜品按1萬元點足,不然不是虧了嘛!再加上他一個人也吃不完,讓保鏢們幫忙。

但是,這下可真是,把京都詩詞協會氣的夠嗆。反駁吧,好像以大欺小,為一件小事引戰不值得;不反駁沉默以對吧,好像自己理虧似的,顯示出協會無能,不能保護自家會員。這不是一般會員,是自家協會的副會長。

最後,京都詩詞協會還是有能人的,出個主意:不如現在等熱度過去,緩一緩,過幾天再客氣的邀請張少雲,讓兩人鬥詩,網絡投票定輸贏。(現在直接邀請,那不是顯得協會不夠穩重嘛,網友一激,協會就行動了,把協會當什麼,是你們這些平民能指揮的動的。)

張少雲輸了,事情就過去了;要是張少雲贏了,就說協會終於討得一首好詩,甚為當今華夏國文壇一幸事;

到時宣傳:為了文壇欣欣向榮,吸引大家關注國學發展,協會良苦用心,雖敗猶榮,成就一段華夏文壇佳話。然後,感謝廣大網友關注文壇,關注國學發展。

…………

張少雲就餐完畢,站在農家樂包間窗前毫不在乎形象的:一邊咧嘴剔牙(嗯,剛才鵝肉塞牙縫了);一邊眺望著外麵農家景色。竟然看見遠處大中午的,還真有帶著草帽的農人,在稻田中用鋤野草。

機會這不就來了麼?裝碧這種事情,就要一次搞個夠;再說鄉間農村,他一般很少特地來,都是順路、順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