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星華夏文化界,自從張少雲發表那麼多詩詞後;你要說誰敢跳出來詐刺,為了別人的那點報酬或因為純屬看不慣張少雲,主動抹黑張少雲是一個都沒有。
主要是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利益誘惑還不足夠大,誰也不敢放棄自己的名聲;但是,也沒有人會出來幫張少雲。
江童還一一點評了《田螺姑娘》,並按自己理解,又在張少雲基礎上創新第二個趣味版本:
就是窮小子發現田螺姑娘後,田螺姑娘隻能離他而去,留下了自己的田螺殼。
田螺殼有著仙家法寶功能,放什麼東西什麼進去,都能翻倍給予窮小子。
放錢幣,出現一倍錢幣;放黃金,出現一倍黃金;放糧食,出現一倍糧食;放臘肉,出現一倍臘肉……
功能太神奇,但是,也不是誰都可以使用田螺殼,也不能被人強迫使用,隻有良善之人可以使用。
窮小子得到珍貴田螺殼,卻沒有主動使用過田螺殼;在田螺姑娘走後,他還是那樣純樸,一直自力更生;直到大災之年,窮小子才拿出田螺殼,用它救了無數鄉親的生命。
最後,大家為了紀念田螺姑娘救命之恩,建立廟宇,放置田螺殼,進行祭拜,田螺姑娘又變成了民間傳說:螺仙
張少雲看了江童的改編版,不得不承認:這老家夥還是非常厲害,居然改動和前世版本套路差不多,不過卻是更好更誇張。
這種童話故事,隻有中間有大的轉變、波折,才能更打動人,更能突出主角的高尚品質。
不像張少雲一味按“曼德拉記憶”,追求最完美結局。
……
當網上還在為《田螺姑娘》爭辯的時候,這次,很多有小女孩的家庭,又出幺蛾子了。
上次是小男孩家庭,這次是小女孩家庭。
有的家庭,因為有姐妹倆小女孩,卻在當晚因為誰扮演“白雪公主”和“王後”,姐妹倆爭論,然後打起來了,都要扮演“白雪公主。”
有的家庭,由於小女孩矮,不能照鏡子,於是,搬板凳照洗手間鏡子,還摔跤了。
有的家庭,由於真的是有後媽,小女孩找爸爸吵著鬧著要換媽媽,說她是後媽,以後會毒死爸爸的乖乖女。
有的家庭,不光是有後媽,結果女孩逆天,電話報警說後媽要毒死她;還有的是小女孩在小區見人就說:她後媽要用毒蘋果要毒死她,小區大媽們不幹了,紛紛上門堵門罵。
有的家庭,有媽媽手持鏡子,於是小女孩拿著鏡子,居然在問:“墨鏡,墨鏡,誰是最漂亮的人?”
自答:“是,本寶寶。”
自問:“墨鏡,墨鏡,誰是最可愛的人”
自答:“是,爸爸。”
自問:“墨鏡,墨鏡,誰是最凶的人?”
自答:“是,麻麻。”
有的家庭,小女孩直接回來哭了,家長一問原因,是因為幼兒園老師讓她演王後。
華夏全國各地,因為個別幼兒園老師內卷創新,幼師們都在“月亮姐姐講故事”網站上,查找好的童話故事作品。
其中,就有眼光獨到的,把張少雲磨磨唧唧篩選然後上傳的《白雪公主》選中了。
張二爺這家夥由於和係統爭論一陣童話故事內容,還敗下陣來;故而,憋著氣慢慢對比各種係統童話故事,選好後,不情不願找係統兌換最好的童話故事,才上傳的,因此,中間有時間差。
所以,很多人並沒有翻到這篇作品,大多數都是直接搜索《田螺姑娘》看故事內容。
然後,出事的家長們一查事情來源,尼瑪,張少雲又跑不掉了,居然又是你,你寫的《白雪公主》。
於是,就有後媽家庭,本就敏感,對丈夫前妻女兒噓寒問暖,各種怕傷著、磕著、餓著、穿不暖,不漂亮,不美麗。後媽們討好似的,挖空心思對丈夫女兒好,對自己親生的孩子一般般。
還有,因照小女孩私自鏡子,沒有大人看護凳子摔傷的;因說媽媽是最凶的人的;因被幼兒園演惡毒王後的;更因嘔心瀝血敏感的後媽們的。
這倒好,就因為你的一篇《白雪公主》,破壞了小女孩的家庭認知和認同感。
於是,不管是真媽媽,還是後媽家庭,一部分人,又開始上網@張少雲。
對張少雲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謾罵,怎麼能想出這種故事:惡毒後媽王後?七個矮個子男人和一個女孩生活在一起?用毒蘋果喂小孩子的?……全部都是一頓找茬和攻擊。
網友們,愣住了,二爺逆天了啊!
一天兩次
我擦,張二爺又寫了什麼逆天童話?
全部跑去“月亮姐姐講故事”童話網站圍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