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三所藝術高校(2 / 2)

並且,這個故事已經有了《梁祝》這樣高的古典純音樂,隻差小說版本了啊!

不行,我得親自去拜訪拜訪這個娛樂圈少東家。

一個權威國戲學院中年少婦教授,為了愛情悲情《梁山伯與祝英台》,不遠萬裏追劇,也是沒有誰了!

………

滬上戲劇學院,簡稱“上戲”,藍星華夏國批準的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該校為世界戲劇院校聯盟、國際表演藝術高等院校聯盟成員。

這個戲劇學院比較國際化,走的是洋派路線。上戲最有名的是:鋼琴曲專業;上戲音樂學院鋼琴係本科開設有“鋼琴演奏”和“鋼琴伴奏”兩個專業方向,學製四年。全華夏國學生想上好的鋼琴專業,第一和最高選擇就是上戲。

音樂學院主任兼碩士生教授王大偉。他倒不是精通鋼琴專業,他是十八般樂器都會,是學院萬金油,哪裏需要哪裏搬,經常為學院解決各種麻煩。

王大偉最近也是癡迷張少雲的四首古典純音樂。

因為,張少雲給李漢生四首純音樂時,隻是特地交代《故鄉的原風景》要用陶笛傳統樂器,再沒有什麼特別交代。

其他一律他們自己搞,李漢生弟弟李長生就以為:既然是古典純音樂,這家夥就把四首純音樂,全部用華夏國自己的樂器試了一遍,最後初版都是華夏國自己的樂器編曲;《梁祝》選的是古箏為主,其他華夏樂器編曲為輔。

說起李長生,這個李漢生弟弟現在可不得了,居然出名了,是的,你沒有看錯。

因為《故鄉的原風景》就是他自己用陶笛,第一個演奏的,隻是以陶笛演奏為主,還有其他華夏樂器編曲配合為輔。

現在音樂協會純音樂榜上的原版,就是出自他手。

再加上李長生過早的一頭白色後背頭發,白胡須,麵色又紅潤;還真有點大藝術家那種:仙氣。

這不是,華夏國國家電視台得到高層大佬秘書的招呼了嘛?前文馬有德說過了。

於是,國台三套音樂節目,藍星華夏國自己的樂器介紹和科普節目,就發函到加冰文娛公司,要求《故鄉的原風景》演奏者去國台錄節目。

整個加冰公司,就他陶笛水平最好,也不是說李長生水平全國最好那種;李長生隻能代表出戰,這就是一戰成名啊!

老百姓一般隻認第一個原演奏者,李長生當天上完國台三套節目播出後,尼瑪,這老頭子就火起來了,加冰文娛公司全部接到了全國各種地方電視台,商業等邀約李長生的通告。

李漢生跑來問張少雲怎麼辦?張少雲說好事啊,你弟弟現在比你風光還不許了嗎?

於是,李長生成了明星、民間樂器大師,到處跑;李長生在加冰文娛公司錄音棚待了很久,他也喜歡現在這種在外麵透氣,還有粉絲的新生活。

加冰公司唯一的二級作曲家許思茅被抓回來當臨時的錄音棚負責人,許思茅是非常願意的,因為每個月可以一睹為快,品嚐老板張少雲的新曲,他現在在突破一級大師作曲關鍵時期,原版曲譜很有參考價值。

現在,你們會問?張少雲是幾級作曲家?這個已經限製不了他了,毫無意義,因為他是資本,他是老板,在乎音樂協會這個評級?給就要,不給拉倒。

音樂協會內部派係大佬們也是裝死,一直不能正視這個問題,反正張少雲自己不爭取,他們也樂得不給他評級。所以,加冰文娛公司大老板張少雲現在是“學徒級”作曲家。哈哈……

言歸正傳,回到上戲音樂學院主任王大偉身上,他越聽《梁祝》,越覺得用西洋樂器演奏為好,於是,他試了一遍。

小提琴最佳,這個發現,讓他很開心,如果用這首《梁祝》去參加學院年底國際交流,一定可以大開眼界,讓老外瞧瞧我們華夏國,以及我們上戲音樂學院的厲害。

小提琴有了,學院重點鋼琴曲還沒有著落,對了,張少雲啊?怎麼能忘記這個家夥?竟然這家夥古典音樂造詣這麼高?是不是意味著鋼琴曲也許行?

王大偉越想越興奮,這個王主任仿佛看見了年底,上戲音樂學院在國際交流會上大放光彩,光耀門楣,為國爭光的一天。

對,對,張少雲,這種求人的事情,他王大偉萬金油最會,於是,王大偉準備親自去羊城拜訪。

他也不想想,張少雲到底會不會:彈琴?我們二爺隻會:“亂彈琴”。哈哈……

於是,藍星華夏國三大戲劇戲曲學院高校,三路人馬,各自懷著各自目的,不約而同的殺到,南方經濟中心城市:羊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