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串燒歌曲。
很無縫對接,水到渠成的過渡到,另一首西域少數民族風格的歌曲;其實都是出自前世同一個人改編,當然沒有違和感。
這首歌西域風格更濃鬱和明顯,極具舞蹈性;
這首歌曲主題鮮明,描述少數民族的旋律具有歌唱性;使樂曲輕快活潑的效果更加突出。
我尼瑪,張少雲搞得女團花樣真多。
隻見18位女孩,從衣兜裏掏出白色的西域麵巾半遮麵,綁在後腦勺上;
你能想象那種紮著高馬尾,好綁著半遮麵的西域麵巾嘛?好奇怪的裝扮。
這些小細節的表演:
確實是張少雲自創,比如前麵的橡皮筋頭繩,這裏的麵紗,以及後麵的道具;
都是張少雲自己想出來的,張少雲也不是一味照搬前世那些東西,他也會思考和創新。
隊長趙飛飛帶領8人;副隊長李師師帶領另外8人;
分成兩個美少女小組,以雙人組邊歌邊舞的形式。
表演《阿拉木汗》:
飛飛隊合唱:
“阿拉木汗什麼樣? 身段不肥也不瘦。”
“阿拉木汗什麼樣? 身段不肥也不瘦。”
師師隊合唱:
“她的眉毛像彎月,她的腰身像綿柳,她的小嘴很多情,眼睛能使你發抖。”
飛飛隊合唱:
“阿拉木汗什麼樣? 身段不肥也不瘦。”
“阿拉木汗什麼樣? 身段不肥也不瘦。”
師師隊合唱:
“阿拉木汗住在哪裏?吐魯番西三百六。”
“阿拉木汗住在哪裏? 吐魯番西三百六。”
飛飛隊合唱:
“為她黑夜沒瞌睡,為她白天常咳嗽,為她冒著風和雪,為她鞋底常跑透。”
師師隊合唱:
“阿拉木汗住在哪裏? 吐魯番西三百六。
“阿拉木汗住在哪裏? 吐魯番西三百六。”
大家以為這就完了。
哈哈……
結果,LadyGaga18隊員全部退到右邊舞台台階,緊緊的排在一起,每個人從加冰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一個:紅色【小皮鞭】。
然後,一個又一個的走上舞台,斜對角線前進。
從剛才的快歌開始風格大變,變成從“遙遠的地方而來”,聲音顯得那麼空靈。
同時,蕭三郎報幕道:
“請欣賞LadyGaga18帶來第二組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和《達阪城的姑娘》。”
18位麵紗美女,手上又多了一根根揮舞的皮鞭。
她們好像從西域開朗熱情似火姑娘,一下子變的安靜如夜空下的精靈:
《在那遙遠的地方》: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們走過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
“她那粉紅的笑臉,好像紅太陽。”
“她那美麗動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願流浪在草原,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著那粉紅的笑臉和那美麗金邊的衣裳。”
“我願做一隻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願每天她拿著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
哈哈……這些女團成員正拿著小皮鞭,向著前方抽打,好像“不斷輕輕打在虛空情郎身上。”
直播間的男生們。
看著這樣的“百變風格的女團”,
各種誘惑;各種道具;各種手勢……
一會禦女;一會學姐;一會胡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