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漁樵對談:引發涇河水龍王大怒(1 / 2)

在長安城的城外,涇河的岸邊,有兩個身懷絕豔才華的賢人。

一個是漁翁張稍,溫文爾雅,才情橫溢;另一個是樵子李定,樸實無華,卻有著超然世外的氣質。

他們並非科場得意之人,也未曾獲得過世俗的榮譽和讚譽。

但他們都是能夠識字的山人,深諳自然的韻律和人生的哲理。

某日,他們從長安城裏滿載而歸。

肩上挑著柴火,籃中裝著鯉魚,一路歡聲笑語走進了熱鬧喧囂的酒館。

他們在酒香四溢的氛圍中暢飲了半酣,隨後帶著滿足的微笑,一同離開了酒館。

張稍舉步維艱地跟在李定的身後,他望著波光粼粼的涇河水麵,輕聲說道:“李兄啊,你看這世間的人啊,為了名利權勢爭得頭破血流,有的甚至喪失了自我。

那些被封爵賞祿的人,宛如抱虎而眠,膽戰心驚;那些承恩寵幸的人,更是如蛇添足,難以自拔。”

他歎了口氣,“與其這樣,我們還不如選擇一種逍遙自在的生活吧。甘於淡薄,隨緣而安。”

李定微笑著回應道:“張兄說得有理。可是你所說的那‘水秀’又何嚐不比我這‘山青’好呢?”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裏,我們或許可以像這涇河水一樣自由自在地流淌,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兩人對視一笑,仿佛他們之間的默契已經超越了言語的界限。

於是他們繼續沿著涇河岸邊悠然前行,享受著自然的風景和彼此間的默契。

他們明白,雖然他們沒有功名利祿的追逐,但他們擁有的是一種與眾不同的自由和快樂。

這種自由和快樂源自於他們對生活的淡泊態度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正是這份淡泊和熱愛讓他們成為長安城外涇河岸邊的兩個賢人,也讓他們在紛雜塵世中保持著內心的寧靜與純淨。

-----------------

張稍和李定,兩位才子佳人,各自背負著文學與詩歌的重任,踏上了人生的分岔路。

在這即將分別的時刻,他們沒有選擇沉默,而是選擇了用詩詞對話,用文字交流。

張稍看著李定,深情地說:“李兄,你要小心啊!山上的虎狼不可小覷,如果遇到危險,那我們就真的是‘明日街頭少故人’了。”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關心和擔憂,仿佛在告別的同時,也在為李定的安全祈禱。

然而,李定並沒有接受張稍的關心,反而憤怒地反駁道:“你這懶散的家夥!真正的朋友會在你生死關頭挺身而出,你怎麼可以咒我?如果我遇到虎害,你肯定會遭遇翻江之禍!”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憤怒和不解,仿佛在質疑張稍的友情和承諾。

張稍聽到李定的反駁,淡淡地說:“我永世也不會翻江。”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堅定和自信,仿佛在告訴李定,他的預言隻會成真,而不會實現。

李定聽到張稍的回應,冷笑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暫時禍福。你怎麼就能保證自己無事?”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挑釁和不信任,仿佛在挑戰張稍的信念和決心。

張稍聽到李定的挑釁,淡定地說:“你雖然這麼說,但你還沒有理解。我的生意是有保障的,絕對不會遭遇這種危險。”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自信和從容,仿佛在告訴李定,他的生活是有保障的,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李定聽到張稍的保證,不屑地說:“你那種在水麵上的生意,極其危險,暗無天日,有什麼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