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刻,天空中彌漫的不再是尋常的霞光,而是一種無法言表的瑞靄,那濃鬱的色彩仿佛能滲透進人的心靈深處。
它猶如一位慈祥的母親,用她無邊的慈悲和智慧,護佑著世間萬物。
這種神聖的氛圍,讓每一個生命都感受到了無比的安寧與溫暖。
突然,一道璀璨的光芒劃破天際,那是一條由無數色彩交織而成的長虹,宛如一座人間仙境。
在這道光芒的照耀下,一個身著華麗戰甲,頭戴金冠的女子顯現出來。
她的眼神堅定而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間的一切;她的氣息強大而純淨,仿佛是大自然賦予的最美麗的讚歌。
這就是那位傳說中的女真人,她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威武,讓人無法移開視線。
-----------------
那位昔日的英明君主唐太宗,對觀世音菩薩現出原身的場景,無比敬仰。
他望著那金光閃閃的菩薩,心中充滿了虔誠和敬畏。
他決定,要讓全世界都看到這觀音菩薩的聖像,於是他立即傳令給畫工吳道子。
吳道子,那個被譽為“畫神”的人,他的畫筆下的人物形象生動逼真,仿佛有生命一般。
他聽到唐太宗的命令後,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即開始了創作。
他的手中的畫筆,如同有魔力一般,隨著他的揮舞,觀音菩薩的形象漸漸地在畫紙上浮現。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那張觀音菩薩的畫像上的金光卻突然消失了。
唐太宗和吳道子都驚呆了,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就在這時,半空中滴溜流落下一張簡帖,上麵寫著幾句頌子。
唐太宗撿起那張簡帖,仔細地看了起來。
那幾句頌子寫道:“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裏,大乘進殷勤。此經回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這讓唐太宗更加困惑了,他不知道這張簡帖究竟是什麼意思。
-----------------
太宗皇帝一見那神秘的偈言,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強烈的衝動。
他立刻命令那些虔誠的僧人們:“暫且收起這場盛大的法會,待我派人去取得大乘經文,再次全身心地投入修行,以期修成正果。”眾官聞言紛紛遵命。
當時在場的官員們都很好奇,有人問:“誰願意領受陛下的旨意,前往西天拜佛求經?”
這個問題似乎困擾了在場的所有人,沒有人能夠回答。
就在這時,一位年輕的法師突然從人群中閃現出來,他跪在太宗皇帝麵前行禮道:“貧僧不才,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與您一同前往西天,尋求真經,祈求國泰民安。”
唐王聽後大喜過望,他親自上前將這位年輕的法師扶起,說道:“法師若真的能全心全意地幫助我,就算是路途遙遠,跋涉山川,我也願意與你結為兄弟。”
玄奘感激涕零地叩謝皇恩。
唐王隨後帶領玄奘來到寺廟中諸佛的案前,唐太宗李世民與玄奘一起拜了四拜,並稱呼他為“禦弟聖僧”。
玄奘激動地說:“陛下,我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如此天恩眷顧?此次西行,我必定竭盡全力,直至取得真經。如果不能到達西天,沒有得到真經,我便立誓死在異國他鄉,永墮沉淪地獄。”
說完,他在諸佛前虔誠地拈香,發下誓言。
唐王見此情景,心中喜悅不已,便命令回宮準備出發。
他選了一個吉日良辰,發布了出行的命令。
而這一切,都將成為這位年輕法師玄奘西行取經的傳奇故事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