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聖正感歎間,又見山凹裏霞光焰焰而來。
行者道:“山神、土地,你既在這洞中當值,那放光的是甚物件?”
土地道:“那是妖魔的寶貝放光,像是有妖精拿寶貝來降你。”
行者道:“這個卻好耍子兒啊!我且問你,他這洞中有甚人與他相往?”
土地道:“他愛的是燒丹煉藥,喜的是全真道人。”
行者道:“怪道他變個老道士,把我師父騙去了。既這等,你都且記打,回去罷。等老孫自家拿他。”
那眾神俱騰空而散。
這大聖搖身一變,變做個老真人。
你道他怎生打扮:
頭挽雙髻,身穿百衲衣。手敲漁鼓簡,腰係呂公絛。
斜倚大路下,專候小魔妖。
頃刻妖來到,猴王暗放刁。
不多時,那兩個小妖到了。
行者將金箍棒伸開,那妖不曾防備,絆著腳,撲的一跌。
爬起來,才看見行者,口裏嚷道:“憊懶,憊懶!若不是我大王敬重你這行人,就和比較起來。”
行者陪笑道:“比較甚麼?道人見道人,都是一家人。”
那怪道:“你怎麼睡在這裏,絆我一跌?”
行者道:“小道童見我這老道人,要疊一疊兒做見麵錢。”
那妖道:“我大王見麵錢隻要幾兩銀子,你怎麼疊一疊兒做見麵錢?你別是一鄉風,決不是我這裏道士。”
行者道:“我當真不是。我是蓬萊山來的。”
那妖道:“蓬萊山是海島神仙境界。”
行者道:“我不是神仙,誰是神仙?”
那妖卻回嗔作喜,上前道:“老神仙,老神仙!我等肉眼凡胎,不能識人,言語衝撞,莫怪,莫怪。”
行者道:“我不怪你。常言道:‘仙體不踏凡地’,你怎知之?我今日到你山上,要度一個成仙了道的好人。那個肯跟我去?”
精細鬼道:“師父,我跟你去。”
伶俐蟲道:“師父,我跟你去。”
行者明知故問道:“你二位從哪裏來的?”
那怪道:“自蓮花洞來的。”“要往哪裏去?”
那怪道:“奉我大王教命,拿孫行者去的。”
行者道:“拿那個?”
那怪又道:“拿孫行者。”
孫行者道:“可是跟唐僧取經的那個孫行者麼?”
那妖道:“正是,正是。你也認得他?”
行者道:“那猴子有些無禮。我認得他。我也有些惱他。我與你同拿他去,就當與你助功。”
那怪道:“師父,不須你助功。我二大王有些法術,遣了三座大山把他壓在山下,寸步難移,教我兩個拿寶貝來裝他的。”
行者道:“是甚寶貝?”
精細鬼道:“我的是‘紅葫蘆’,他的是‘玉淨瓶’。”
行者道:“怎麼樣裝他?”
小妖道:“把這寶貝的底兒朝天,口兒朝地,叫他一聲,他若應了,就裝在裏麵;貼上一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他就一時三刻化為膿了。”
行者見說,心中暗驚道:“利害,利害!當時日值功曹報信,說有五件寶貝,這是兩件了;不知那三件又是甚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