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小姐……”
鎮口與花西星道了別,花中月想起來昨晚的事情,摸著廉價的白玉手鐲頓時覺得好笑。
輕荷摸不著頭腦的看著傻笑的花中月,她喚了好幾遍,花中月才回過神:“嗯?怎麼了?”
“小姐,你怎麼了?你不會……”
“不會什麼?別瞎猜。”花中月輕輕敲了她的額頭,津津有味地將二哥與賢王之間的嫌隙及手鐲的來曆講了出來。
“啊?”聽完輕荷也樂了,“賢王那樣的貴人……這麼好哄嗎?”
花中月手搭在車窗邊,打了哈欠,撐著下巴搖搖頭,她更無法猜測。
“小兄弟是哪裏人啊?”
花中月起了大早,迷迷糊糊地閉著眼睛休息,外麵車夫正和隨行的陳榮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打發趕車的枯燥。
陳榮細聲答:“我是遙城的,具體不知道哪個鎮,目前是在江遙做雜役。”
“什麼叫不知道哪個鎮?”
“小時候和家人走散了,被賭坊收留後一直在那裏。”
車夫揮鞭:“這裏人來人往,你怎麼確定你是遙城人氏,萬一是外鄉來的呢?”
“不會的,我有承延節我父母為我織的絡子。”
承延節是遙城獨有的節日。
因為遙城處在邊境,若要有戰事,此地必是兵荒馬亂,人煙流失。
遙城百姓遂以新生嬰孩的第二個百天興起一個禮製,由父母為孩子裁絲帶做成絡子佩在身上,寓意承繼平安與綿延人丁之說。
“那敢情好。”車夫一聽苦命的孩子至少知道根在此處,心情也爽朗了些,他追問,“遙城雖說地大,本地的鄉民也就這麼多,你沒去尋尋家人嗎?”
“單憑絡子去尋親,是很難的。且不說盤纏,就是挨家挨戶詢問也是要耗費很多精力。我在賭坊做事,掌櫃的又不讓我惹上官家,一來二去,就不找了。”
陳榮挨打、受委屈之時,都曾瘋魔的去找過親人,換得的結果不過是更重的懲罰,他也就認了命。
花中月撩起車簾,蹲在馬車口:“府衙經常有走失人口的記錄,你不願登記,不如與我說說,或許能幫上你呢?”
“對啊,你快把你記得的事情詳細講講。”熱心的車夫張羅著,“多個人知道,也多個尋找的門路。”
陳榮手攥著絡子,神色黯然地搖頭:“就隻有這個,我身上也沒有什麼胎記,幼時衣物都被掌櫃的扔了,他們也不與我講我的身世。”
花中月和車夫無能為力地相視無言。
她接過絡子翻看,材質花樣沒有大差別,普普通通。
開啟的話頭似乎有點傷悲,花中月和車夫安慰了他幾句,都不再繼續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