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王入宮麵聖,恭敬地向丞相行禮。雖然說恭敬,但是慶王臉色明顯不悅。
權振邊因女兒假懷孕事情敗露,在回朝前就已下定決心,棄此女不顧。看到慶王臉色,自覺多少有點理虧,少有地行了一個正禮,才開始說話:“慶王,本相已耳聞女兒的惡行,沒想到她竟如此大膽,冒犯皇族。本相自知教女無方,如若慶王不悅,本相願任憑處置。”
好一個以退為進,即使當著皇上和太後的臉,慶王也斷不敢真的怎樣處置這個隻手遮天的丞相。但是,難得抓到他的把柄,不好好利用實在怕錯失良機。
慶王思慮周全後,也先向丞相行了個大禮,先禮後兵。
“丞相過慮了。紫依犯下彌天大禍,也是本王疏於管教,讓皇家蒙羞。本王雖有不忍,但為了皇族顏麵,紫依決不可再擔負起王妃之名,還請丞相諒解。”
丞相本來就想試探一下,看看慶王會不會借此機會對他有所要求。見他也隻不過是提出剝奪權紫依妃位,可見他對自己並無敵意。丞相當然欣然表示諒解。
見兩人談得尚算和諧,太後知道應該輪到她發言了。
她冷哼一聲,表現出無盡的諷刺。“好一個教女無方,好一個管教不力,單單剝奪權紫依的妃位,就足以彌補她對哀家造成的傷害了嗎?哀家可是心心念念,日夜拜佛祈禱,祈求上天護佑他們母子平安。你們可知道,當日哀家看到……看到她那個枕頭的時候,真的恨不得將她直接處死!”
慶王默不作聲,權振邊知道太後這次動怒不輕,便想馬上撇清關係:“此等逆女,縱然太後現在將她處死,臣也斷不會為其說一句情。”
皇上、太後、慶王聽到丞相這一句話,心裏頓感冰涼。對待親生女兒尚且如此,對待旁人又豈會手下留情。他們不約而同想起先皇駕崩時的慘狀。
太後拳頭緊握,強忍喪子之痛,“好,既然丞相能夠做到大義滅親,哀家便就此下旨……”
“稟太後”,慶王搶先進言,“紫依與臣確也有真感情在,上天有好生之德,求太後放她一條生路。”
此言確也出乎丞相意料,雖然女兒信中沒有說太多,但也知道慶王對女兒並沒有太深愛。如今聽他言辭,丞相隻能認為慶王隻是個對感情不善表達的人,所以女兒並沒有太深的體會,實際上還是有感情的。隻怪她自己太冒進了,兵行險著,把自己的前途搭了進去。
太後並沒有馬上給予回應。良久,她歎了一口氣,說道:“行吧,就免了她的死罪吧。哀家是給慶王麵子,也是給丞相麵子,但哀家也確實難舒心頭憤恨。哀家如今下旨,罰慶王和右丞相全府人員禁足一月,不得外出,整頓家規;另罰俸三成,半年來無主動立功的不得上朝議政。”
丞相聽聞太後旨意,頓時眉頭緊皺,正欲辯駁,慶王卻已先行謝恩。丞相也不好說什麼,畢竟太後早已把權紫依的供詞給他看了,寫得清清楚楚:“爹爹知道假懷孕的事”。太後也私下跟他說了,這次就當他丞相一時糊塗,下不為例。丞相再不願意,也要兼顧太後的情麵。
權紫依免去死罪,獲準返回丞相府,由丞相自行處置。之後無人再有她的任何消息,連藏於丞相府的慕風也沒能收到半點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