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鋒這個位置特別難打,在WBM的曆史上,大前鋒很少出現巨星球員。
球場上普遍意義上分為五個位置:
中鋒、大前鋒、小前鋒、得分後衛和控球後衛。
第一得分手是小前鋒,他的任務隻有一個:
得分、得分、再得分!
往往比賽數據最漂亮的,都是小前鋒,他們的技術也比較全麵。
當然,另外四個位置同樣很重要,各司其職而已。
與小前鋒不同,大前鋒的定位比較模糊,類似於“賣苦力”,優秀的大前鋒特別稀有。
文森凱內特就是WBM曆史上最優秀的大前鋒之一!
球迷們專門給他送了個綽號:史上蓋帽最幹淨的大前鋒!
沒有之一。
凱內特的蓋帽,小動作根本看不到,速度、爆發、判斷力,人家憑的是這個。
他最擅長的卻是搶籃板。
有人說“控製了籃板球,就相當於控製了整場比賽”,凱內特做到了。
兩米的身高,精瘦的身體,在WBM的一大群壯漢裏麵,高空中脫穎而出的那條可以抓住籃球的手臂——
隻屬於凱內特!
現在,史上最優秀大前鋒遇到了難題。
無解的難題。
麵前這個身高180的“小個子”,怎麼可能跳那麼高?跳那麼快?
到底誰才是籃板王?誰才是蓋帽王?
運球突破,過不去;中投,投一個被蓋一個。
三分球可以隨便投,人家不防,可是凱內特的三分命中率幾乎等於零。
籃板球,一個也搶不到!
馬俊和凱內特打了十分鍾,壓製了十分鍾,比分2:0。
凱內特徹底被打服,半點脾氣沒有。
場外觀戰的沙克奧威爾和科萊布比已經看傻眼了,目瞪口呆。
一米八VS兩米,業餘選手VS職業巨星球員,居然是一麵倒的碾壓!
“讓我來!”奧威爾按捺不住了。
換人,凱內特沮喪的下場,奧威爾氣勢洶洶的上場。
奧威爾根本想不明白:
玩什麼中投和遠投啊?上籃不會嗎?打籃下不會嗎?硬撼不會嗎?
這其實是奧威爾自己最常用的打法。
三百多斤的體重,讓他在籃球場上向來是橫衝直撞,跟坦克一樣。
誰能攔得住?
在WBM的比賽裏,隻要奧威爾拿球衝到籃下,立刻就是最少兩個人過來包夾。
兩個人真的就夠了嗎?
貌似,不那麼夠。
扣碎籃板的經典比賽,奧威爾的胳膊上掛著的就是兩個人。
得分算,還要加罰!
為了阻止奧威爾,某賽季的決賽上,防守一方不得不采用各種犯規戰術。
一場比賽,奧威爾一個人,三十九次站上罰球線!
無人能擋。
拚速度、拚爆發?拚個屁!直接上,幹就完了!
奧威爾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然後……
他比凱內特輸的更慘。
馬俊在防守凱內特的時候,三分球不防,看著你投籃。
換成奧威爾,馬俊更悠閑,讓奧威爾可以隨便帶球到罰球線的距離,願意投你就投,不攔著。
那也沒法投!
人家不防你的意思,就是要告訴你:
我要在你最拿手的領域壓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