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采購見聞(1 / 2)

找了家招待所,拿著介紹信要了個單間。她這班上的,回回倒貼錢。單位給的補助哪兒夠她住單間的?

為了進空間方便,賠本也要住的。進廠拿了兩回工資,第一個月30塊3,第二個月轉正工資39塊8。

在別人家算是不錯了,自己開銷大啊!這點錢哪夠花的,得琢磨著什麼時候出手一批豬肉。

她手裏的錢聽著不少,實際上家底厚的人多了去。老百姓過日子,每分錢都是精打細算,但不是所有人都這樣。

在六幾年,有一部分人每月工資上千塊。日常隨禮幾百塊錢,甚至還有上萬塊的,這人還隻是個銷售經理。(有資料可查,某省級供銷係統的經理)

趁著這幾年比較亂,這些豬出手了不好查。等到國家恢複過來,有些東西就不太好隱藏了。

回屋鎖好門窗,進空間找繩子捆了兩百頭豬。累的腰酸腿疼,等她找著賣家消停的出手,就不會像上次那麼匆忙了。

這邊以牛羊肉為主,可是也吃豬肉的。寒冷的冬季,正是儲存肉類最好的季節。這幾天沒事兒她就去轉轉,除了某些地方,哪裏不缺大肉?

洗澡換身衣服,等頭發幹透了,圍著頭巾出去吃飯。零度左右的氣溫,隻是冬天的前言部分。

等正式邁入嚴寒季節,零下三四十度很平常的。現在開始儲存過冬的物資,一個是天然冰箱耐儲存,還有大雪封門的時候家裏有吃有喝的多方便。

在國營飯店要了一碗羊雜湯、兩張牛肉餡餅。她也沒注意,這碗快趕上湯盆了。趁著熱乎盛點兒放進空間,想吃隨時拿出來。

羊雜湯很多地方都有,都是湯多料少。這裏的料都冒尖,湯不太多,很紮實的一大碗。

牛肉餅薄薄的兩層皮,中間夾著厚厚的肉餅,咬一口裏麵的湯汁,燙的齜牙咧嘴舍不得鬆口。

吃完飯出來,去百貨大樓買雙靴子。自己腳上這雙還是在滬市買的,在這邊完全不行,感覺皮子都凍硬了,鞋底走路打滑的厲害。

買了一雙便宜的豬皮靴子,高度到小腿肚,裏麵是棉的,鞋底防滑結實耐磨。其實就是棉靴外麵包一層豬皮,防止雪浸透靴子裏麵,又經濟實惠,是櫃台上很暢銷的一款。

還挑了一雙牛皮的,牛筋底防滑耐磨,裏麵厚厚的羊毛。穿起來到膝蓋,保暖效果一流,不愧是高價貨。

其實最暖和的是蒙古族自己做的氈靴也叫氈仡達。厚實的羊毛擀成氈子,在做成氈靴。非常的厚實暖和,還不怕雪水。

可惜自己買不到,那種都是家裏的老阿媽親手縫製的。又買了些牛肉幹和奶豆腐,提著出了百貨大樓。

慢慢地走在大街上,看著馬路上的標識,一點點的學摸著。看似在散步,實則在踩點。

找找可能會出現黑市的地方,再看看哪裏有偏僻的地方,以後都這麼找地方。她在家裏複盤過,在外交易不光要化妝裹得嚴實,口音是很重要的。

現在是戶籍嚴查的年代,到哪都需要介紹信,很容易能從口音上麵查到自己。薑茶決定從此以後,南北方瞎唬弄吧,感謝沒有網絡的年代,外地人一般聽不出太大區別。

晚飯隨便吃點回到招待所,今晚接著捆豬。幹了半宿,那麼多不知道要捆到什麼時候。

咬著牙也得幹,等到改革開放以後,市場監管嚴格了。這種大規模銷售的豬都要檢疫證明的,到時候才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