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草庵的修複工作進行得很順利,眼看著就要完成,但是給慧文另外安排住處的事情卻一直落實不下來。後來大家也想通了,既然沒有可能,那也就不必再作無為的努力,最後統一了意見,決定留下慧文住的這一間,反正像慧文這樣,雖然幾十年前就還了俗,其實看起來和不還俗也差不多,結草巷一帶有好多老人許多年來一直是把慧文當作尼姑看的,年輕的人當然更是不明白還俗與不還俗之間的區別,慧文又不是個多事的人,住在結草庵她決不會妨礙結草庵的佛事,這一點大家都相信。隻是為了表示內外有別,還是把慧文住的地方和結草庵的宇舍隔了開來,所以結草庵無論是做工廠的倉庫,還是重新恢複成佛教場所,對慧文來說,變化都不是很大,她完全可以按照她許多年來的生活習慣繼續生活下去。
這樣對結草庵來說雖然少了一些地方,但也不至於少得就不夠用。結草庵從前的排場也不大,現在恢複起來也隻是和從前差不多的規模,有一座大殿和四間平房,也可以派些用場了。
在舉行開光儀式之前,結草庵的佛事人員都已經到位,慧明師太果然從山上下來,主持結草庵,另外從外地招來三個年輕的尼姑,都是有學曆的。
慧明師太回到結草庵,可說是感慨萬端,她到慧文這邊來,一見到慧文,叫了一聲“師妹”,眼睛就紅了。
這許多年來,慧明師太雖然始終潛心修禪,一心念佛,不問世事,但是世事卻常常要去煩擾她,慧明師太經受的世間風霜雨雪,也是可想而知的。20年前慧明師太在鄉下勞動的時候,曾經好幾次起過自殺的念頭,但是一想到佛祖,慧明師太就對自己的念頭羞愧不已,可以說慧明師太完全是憑著對佛的堅定的信念以及她自己的堅強的意誌走過來的,慧明師太深感來日無幾,不顧年老體弱,加倍潛心研習,她曾以當年印光大師掩關的精神閉門修禪,“虛年70,來日無幾,如囚赴市,步步近死,謝絕一切,專修淨宗,倘鑒愚誠,是真蓮友。”印光大師的這一段宣言,也就成了慧明師太勉勵自己的座右銘。
後來決定恢複結草庵,安濟他們找到慧明師太,請她出山到結草庵任住持,慧明師太卻一反常態,欣而應允。
40年後,慧明又回到結草庵,萬般感慨當然是難以說清的,隻是慧明師太修禪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對世間事、人生情都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認識和想法,這一點是不用懷疑的。
慧文見到了幾十年未見的師姐,她的心裏是什麼樣的滋味,現在來詳細敘述描繪似乎沒有很大的必要,事實上慧文也並沒有更多地把自己的內心世界表現出來的願望,她隻是說了一句:“師姐,你回來了。”
慧明看著慧文,說:“我以為一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慧明說:“我也是。”
慧明說:“這些年,你好吧?”
“好的。”
慧明說:“我是聽他們說起你的,本來結草庵的事情是要你來主事的。”
慧文笑著搖搖頭。
後來慧文問起慧明在山上過得怎麼樣,慧明說她隻是修禪念佛,別的都不管不問,慧明說她許多年悟到了許多東西,但是一直到這一次下山之前,有件事情,還是沒有悟透。
慧文說:“是什麼?”
慧明說:“就是結草庵住持,當年師父為什麼會叫你做。”慧文說:“你說在下山之前沒有想通,是不是下了山就想通了呢?”
慧明說:“反正是想到了一點,我看了那邊牆上的一些畫。”慧文說:“是王恒畫的。”
慧明說:“是的,我跟他談過,他說是跟你學的,其實他不說我也能看出來,看了這些畫,我忽然有些明白。”
慧文笑著說:“你明白什麼?”
慧明說:“我從那些畫裏看到你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