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另五章 勤王軍不是黑社會(1 / 3)

特廷決意離開淩嘯,是他的抉擇。

普通一聲跪倒在地上,特廷閉了眼睛渾不瞧近在咫尺的手雷,顫了唇齒,痛苦道,“王爺,特廷此去,並非是在您與皇上之間選擇了誰,更不是要出賣閩粵以圖榮華富貴。隻是,奴才是一屆草莽武夫,除兵法典章外,經史子集鮮有涉獵,從革新滾滾而來之初,奴才就從不曾有一天,對它在真正意義上的理解!在閩粵的日子,奴才恍若失去了方向,想要幫手卻無從下手,想要閑散卻靡費俸祿,及至皇王對立陳兵欲戰,奴才更是不知道你們到底在爭些什麼,於是生了卸甲獵牧的隱退心思!可王爺您知道嗎,在湖北荊州安家的府中親人,早已經被當地官府控製住了,再悔不當初沒像金虎他們那樣轉移家眷,也是晚了。。。。日前,恰靈侍衛令席擊潛入奴才衙門,帶來皇上若幹密旨,奴才隻好幫陛下完成那些對您無礙的旨意,以成全我特家老小全身歸隱。。。。”

席擊已經潛入了廈門?!

淩嘯此時方知道個中竟有此等緣故,忍不住略覺愕然。。。。原來特廷是因為自身學識的限製,感覺到被如火似荼的革新事業邊緣化了,想要兩部相幫的隱退啊。想來也是的,特廷是唯一一個在荊州原任置辦了大量產業的大將,其家人自然不願意離開那些家業了,加上誰也沒料到康淩會反目,一出事就被當地官府扣留,也是體中應有之意。兩方麵緣故綜合疊加,換了是淩嘯自己,恐怕也會和他一樣選擇的。

念及到彼此並肩作戰的情分,淩嘯不免在心底漸漸解開了些疙瘩,但手雷卻越拽越緊,絲毫沒有放下的意思,反倒是一腳踹在特廷胸口,咆哮道,“那十六爺呢?你的良心被狗吃了?!”

不錯,特廷要歸隱,尤其不得已之處,最多隻是辜負淩嘯的期望罷了,淩嘯可以放他北歸。可特廷將一個尚在衝齡的孩子扔入海中,尤其這孩子還是康熙愛子和美太子候選,那就實在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但良心被狗吃了的人,卻不是特廷。

自覺受不起淩嘯如此責備的他,自懷中掏出一道寫滿字跡的素帛,高舉過頂。淩嘯也沒有手去接看,對仍在親兵身下掙紮的老十三道,“胤祥不要急於一時,先給本王看了這素帛之後,再快意恩仇也不為遲!”

親兵們猶豫著放開了老十三,而等他拿著才看了幾眼那素帛,頓時麵如死灰起來,驚呼出口,“皇阿瑪?!”~~~~這素帛,居然是蓋了國璽和小印的康熙密旨!

見胤祥色變,淩嘯便自暗呼不好,他又不是傻瓜,焉能猜不到特廷拿出的多半是席擊交給他的康熙密旨?隻是,淩嘯之所以要胤祥幫著看,是因為他更願意相信這不是真的罷了。正所謂虎毒不食子,康熙怎麼看也不是個毒人,雖然他曾親手掐死了兩個不肖子,但老十六沒有什麼罪衍啊,老康如何會下這道屠戮親骨肉的聖旨?!

淩嘯這下持定不住了,扯過胤祥手裏的素帛,但見那密旨上寫著,“。。。。倘兩皇子皆願隨卿北歸,超親王必不刀兵相加,卿當沿途妥加護送。倘使一留一歸,卿亦任留者留,歸者歸。然則,若二者皆要留於廈門,朕賜你臨機決斷之權,於猝然之際發問,細問二人其各自留下之緣由。若答之願為社稷而逗留閩粵者,卿且放之隨淩嘯歸廈門!若非此公心緣故,其留下之因,無論如何言辭何等天花亂墜,也定是心懷齷齪,以為留下者必被太後及超王冊封為太子,實乃國略見識大不及前,且其貪圖儲位之心,遠甚於勤王保父之忠,深負朕望,卿當於艦首沉之碧海!否則,卿即便護送其歸,朕亦斬爾二人首級。卿不可自誤,欽此。”

淩嘯傻眼了,看著這道密旨上熟悉的字體和印璽,一時間呆若木雞。。。。。。。。。。原來是這樣!!

想來,形勢發展到了今天,心悸症越發嚴重的康熙,自知已然無法將美太子計劃進行到底,目前已然沒了選擇,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細細觀察十三好還是十六美了。他隻好把兩條路擺在胤祥、胤祿麵前,任這兩個最鍾愛的兒子去選擇,說得出為皇統社稷著想的平安,說不出這煌煌理由的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