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024 出名了(六)(1 / 2)

“哈哈,老齊,給嚇著了吧?後麵還有更會嚇著你的事情呢。……”老餘看著老友吃驚的樣子,為自個的博學多知,消息靈通頗感自豪,得意洋洋的挺高了胸脯,清了清嗓子,這才繼續道:“上次有謠言傳出來,卻越穿越離奇,最後給驚動了上麵。結果,不知道上麵的那個大神的那個神經打錯了結,說是要總結各種方式的生產結構的探索。結果就偷偷的派了工作人員下去調查,結果這才兩個月,下去的調查員,帶回來的調查報告。那最新的報告……嘖嘖……,說了你都不信……”

說道一半,老於老頭,又繼續操起自己的賤業,賣起了關子。端起了茶杯,慢條斯理的飲上一口,卻不再繼續說話,一雙賊眼卻盯著地上那早已熄火了好半晌的半截煙屁股。

“我****個老家夥!抽,抽,抽,抽死你!來爺給你點上!”老齊看到老家夥這副做派,頓時明白了關巧,憤憤的罵著,卻無奈的從口袋中又摸出了那包女婿進貢的大中華……

“嘿嘿……,還是老齊你了解我呀!哎~,老家夥不要動氣,咱繼續,繼續……”老餘得意的笑著,還令人惱火的順口貧嘴兩句,眼見著對麵的老頭兒,額上黑線浮現,這才趕緊改口道:

“這個月頭,工作組回來了,帶回來的暗中調查報告卻稱,那個小廠搞得那個模式有極強的自我複製功能。才短短的一年,他們的這種類型的企業,就從1家成了20多家。其中有幾家實際產出的工業企業,還有大量的,當地工人和居民需要的其他的配套的企業。現在他們的那個農墾團場,真正種地的都沒有幾個了,都是進行一般的管理,而農活都是從當地的少數民族的農村裏招收農民,通過培訓來充當當地團場的農業勞動力。而團場的工人都在各種企業中工作。那個41團現在那裏像個團場,整個團場附近的近十萬人,現在都被吸引到了那個團場的團部的那一小塊地方,那裏現在簡直就是一個小縣城啊!”

“啊?這麼厲害?這不會是衛星田吧?小縣城?老家夥,你算過一個10萬人的小縣城,光水泥就要多少麼?那可不是一年兩年可以搞成的!再說了,那個地方交通都不方便,還咋搞?還有這麼一個簡單的團場,連一個簡單的派出所都沒有,連一個普通的治安都維持不了。”老齊這回卻沒有一點的吃驚,因為老齊就壓根不信這個報告,哪有這樣的事情?還真當傳奇小說中,搞得那個一夜築成,或者是那個理想國,桃花源了?

“嘿嘿,這就是你沒有想到的了,人家那裏,現在可是自己搞自己的一套,根本就不需要那個派出所,大家都富裕得很,要吃有吃,要穿有穿,而且大家想幹啥活兒,隻要自己能幹,完全可以自己去競爭崗位,根本就沒有啥治安問題,所以隻是一個簡單的保衛科就夠了。

還有你說的那個交通,人家可是比你想到前頭去了,他們現在和喀什之間搞得那個公路,據咱們回來的那些調查員說,居然比咱北京的公路也不差,都是一色的高標準柏油路。

在他們當地,他們還自己搞了一個不大的水泥廠,據說效率,比新疆以前的最大的水泥廠都不差。聽說他們那裏現在最缺的就是鋼材,南疆那裏沒有通鐵路,所以鋼鐵,那裏一直很缺的。尤其是那個四十一團現在可是缺的厲害了,據說,當地的人正在鬧著,要造個小鐵廠的事情呢。”老餘顯然對那個四十一團的事情非常了解,對老齊的疑惑都一一進行了辯駁和解答。

“啊!真的?那麼厲害?我還是不太信,尤其是說是還搞了那麼多的同類型企業。上次聽了他們的搞得那個集體企業,也覺得他們的製度都挺好的,可是就是覺得他們的那個製度不易推廣。你想啊?都是工人們自己決定怎麼花廠子裏的錢。這倒是不存在剝削了,可是工人們人多,每個人的想法又不同,大多是人都像自己過好日子,想多拿錢,沒有一個長遠規劃和計劃,你說這能發展起來麼?”

“嘿嘿,所以說啊!老齊,這就是你落伍了!你自己落後了!可不是人家沒有辦法。關於這個,人家早就想出來辦法了!”

老餘聽了老齊的言語渾然沒有覺得意外,顯的有些得意洋洋在這裏正等著老齊的疑惑呢。其實這倒也是老餘當初同樣犯下的問題,也是同樣的被人家解惑,現在好不容易有個平衡心理的機會,老家夥又怎麼會輕易放棄。

老齊來了興趣,追著問道:“快說說,他們咋搞的?”

老餘神兜兜的,直了直腰,喝了口茶,卻那眼角餘光看著對麵的老家夥,直到見老齊有些著急上火,這才慢悠悠的道:“他們用了一種叫《大民主集體製企業公約》的契約形式,搞了一個標準。凡是這個企業分化出來的經濟實體,組織結構,和權利產權分配都必須遵守這個《公約》。其實說起來他們的企業個體數量擴張,有些像是一般的企業進行的大小擴張。擴張的原因有些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