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啊?”老爸沉吟了一遍,“嗯,那很好啊!可以不用找工作了。”
暈,老爸原來比我想象中開明許多,不過他也太天真了,寫書可能是他這輩子都完不成的高難度任務,所以他覺得我寫寫書應該就足夠發財了吧?
“啊?不不不,工作還是要找的,過段時間再找。”現在我的心情整個反過來了,不是擔心老爸逼我回國找工作,而是怕他覺得我已經不用找工作了。
“嗯,你在外麵好好玩,注意安全,回國了給家裏打個電話。”老爸開始做結語,“在國外打電話很貴吧,不說了。”
等老爸掛掉電話,我突然有點反應不過來。真的是我想太多,我已經長大了,老爸不再把我當小孩,不會再強迫我做不喜歡的事情。而且,聽他的語氣,似乎覺得我這樣旅行在他看來也是一件挺了不起的事,這讓我有點出乎意料。
在小木屋跟蚊子做了一夜鬥爭,第二天我們早起準備去曆史遺跡公園看景點,素可泰分新城和舊城,曆史遺跡公園位於舊城,而我們住在新城(幸好住在新城,因為新城已經沒什麼人氣,舊城就更荒涼了),距離舊城大概12公裏,Jared準備向旅舍老板租一輛摩托車騎過去。
“請問租金裏包含油費嗎?”Jared用英語問老板,可他忘了“汽油”是哪個單詞,最後憋了半天,用了oil。
“Oil?”Jared以為老板能意會,結果老板一臉茫然。
“大哥,是gas,不是oil,oil是炒菜吃的油。”我得意揚揚地糾正Jared,被他鄙視了一路,我終於有機會抓他的小辮子了--還是去過美國培訓的軟件工程師咧,難道美國的摩托車裏都是裝菜油的嗎?
我們在曆史遺跡公園看景點,果然又是寺廟啊、佛像啊、遺跡啊,真的跟大城差不多。我有些意興闌珊,不到中午時間就和Jared匆匆返程了。
這肯定是所謂的審美疲勞了,我們不是做研究考察的學者,再這麼看下去真要吐了。唉,誰叫我和Jared是如此不靠譜的中國年輕人呢?當大家都在熱火朝天拚命賺錢買房的時候,我們卻頭腦發熱,好好的工作辭掉後出來自助旅行,雖說現在自助旅行大熱,在網上也經常看到很多分享攻略的旅遊達人,我們原以為會遇到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可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這麼說來,中國人民應該還沒有幸福到自由灑脫的地步。在中國像我們這樣主動選擇遊手好閑、四處流浪的家夥依然是少數的邊緣人,我們應該慢慢接受這一事實。
“Travelling
for
what?”回到旅舍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我突然問Jared這個問題。
Jared靈機一動,回答我說:“Travelling
for
wat.”因為東南亞的寺廟用英語翻譯過來就是wat。
這一路上看了太多寺廟,我們隻能這樣自我解嘲了。
全書選載完畢,更多精彩,請見原書。呼籲讀者購買正版圖書。
本書為鳳凰網讀書授權轉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