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龐雨和敖薩揚兩人每天都要麵對著一大堆豎排版,繁體,而且沒有任何標點符號分隔的古文發呆。後者還好一點,台灣地區本來就用繁體,而且一直保留著豎版閱讀習慣,可對於從小看簡體橫排長大的龐雨來說這絕對是一種折磨,那幫該死的書辦又特別愛用古裏古怪的異體字,每十個字裏麵至少有兩個認不出。
“給他們上文化課,要求他們改用簡體,橫向書寫,並學會使用標點符號!”
抓狂的龐雨不止一次發出這種怒吼聲,但敖薩揚除了同意要求增加標點符號外,卻根本不支持他的前兩項文字改革計劃,其他人對此又是無所謂態度——他們和本地人的文字交流不多。
最要命的一點是——根據誰主張誰實施原則,如果龐雨當真想要在瓊州書辦們中間推行簡體字,他隻能自己親自去做教書匠,而大忙人龐雨是絕對抽不出這麼多時間的。
於是到最後這項偉大的文字改革方案夭折了……但也不是完全沒成果。那些書辦被強迫命令必須在寫文時就自己把句讀分好,就算他們不會用標點符號,至少也要求用空格把句子給斷開。
一開始這個要求遭到書辦們的強烈抵製——這年頭能夠閱讀還算是一種本事呢。而讀者能不能正確把句子分隔開來,從而讀懂作者的原意,則正是衡量這種本事高低的一個重要指標。現在你們短毛居然想要改變老祖宗的偉大習慣,豈不是大逆不道?
不過在這一點上全體穿越眾表現得很團結,在這邊的堅持之下,那些書辦隻能遵命。也許在私下裏,他們仍然會嘲笑這邊沒文化,但龐雨一點不在乎,文字的作用是傳遞信息,他可沒興趣天天玩什麼猜字謎遊戲。
在堅持了半個多月之後,龐雨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根據一名書辦的文字記錄顯示,他們發現有一個從雷州府過來的商人,曾經聽說過官府對於瓊州島上這群反叛者的態度問題。
那個商人正好還沒離開,於是立即被找到並帶來了衙門——瓊州府城隻是個小地方。一開始他害怕得要死,不過當聽到這邊隻是想了解一些有關他所掌握的信息時,明顯鬆了口氣。
“小人家中有個親戚,是在驛站幹活兒,從傳送邸報的役差那兒聽來過一些傳聞,隻是不知道是真是假……”
那商人把他所知道的都一五一十交待出來,已經傳播了好幾道的消息,難免有失真誇大,不過大體上,好歹還能有個眉目……
“據說明帝國南方的官員又在爭吵了,以福建巡撫熊文燦為首,頗有一批人主張招撫我們。而直接負責海南島地區的兩廣總督王尊德對此卻不怎麼感興趣,為此熊文燦上了好幾道折子彈劾他,不知怎麼又各自牽扯到屬下官員身上……現在廣東和福建兩省官員正鬧得不可開交呢。雙方大打筆墨官司,天天都有無數彈章奏折送往京城。”
龐雨立即把他了解到的這些消息通報給大家,雖然不是什麼非常有用的信息,但好歹能知道一點動向。
解席果然因此而陷入沉思:
“王尊德這個人在曆史上的評價怎麼樣?”
龐雨搖搖頭:
“不知道,他又不是什麼有名人物。”
不過敖薩揚及時做出一點補充:
“我找老嚴他們打聽過,官聲還是不錯的。說他為人剛正儉樸,吃飯從來不超過三個小菜,舉薦彈劾也從不受人情左右……應該說是個不錯的官員。”
“對於大明朝是個好官,對我們可就不是了……奶奶的,是個死腦筋,指望他靈活處理招撫之事看來是比較困難。”
“我們能不能直接去跟熊文燦聯係,跟他談招撫的事情?”
有人這樣提議道,但立即遭到眾人一致反對,他們要的是平等談判而不是投降,主動找上門去,別的不說,氣勢先丟了。
“搞不好恐怕還要再打一仗,不把他們打疼打怕,他們是不會真心談和的。”
龐雨做出判斷,眾人都默然不語。這邊都不是什麼好戰份子,對於打仗殺人委實沒多大興趣。但是戰爭這東西,你越是怕,就越是會找上門來。
“看情況吧,如果有必要打,那就打好了。反正現在隔了一條海峽,明軍想要進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們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安心開發海南島,不必主動和明帝國交涉。”
老解最後給定了個基調,作為他們應對明政府的總體方針。具體說來就是一句話:以不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