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四 路線方針(下)(2 / 2)

按他們的說法——招安乃是大事,不但關係到你們正宗短毛的未來,也和他們這些人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當然要及時跟進。瓊州府這邊麼,留個王辛芝下來就足夠了——城管大隊現在可是裝備了火繩槍的,其實力足以應對南海上任何威脅。哪怕就是西洋人再次出兵,估計都占不到什麼便宜。

之後又過了一段時間,駐紮於呂宋的北緯,以及駐紮於台灣的文德嗣等人也差不多同時抵達,連同茱莉,淩寧,胡雯……大部分人都回來了。北緯甚至把他的小太太也一起帶了回來,這個名叫林程程的小姑娘雖然年歲尚幼,卻已經相當的有經營頭腦,待人接物方麵也不錯。茱莉就特別喜歡她,不但認了作幹妹妹,還將她帶在身邊作為助手,親自教導她現代商業的各種知識,說是打算把她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

當然那兩處不可能完全不留人,畢竟是新占領區,當地人還不能完全可信——台灣方麵,是葉孟言他們幾個小家夥自告奮勇,說回去反正也隻能看看熱鬧,還不如留在這裏獨當一麵呢,這可是個難得的鍛煉機會;而呂宋方麵,則是老傑克留了下來,在那裏隻剩下他一個現代人了,其餘輔助人員,包括安娜,安德魯等人都是來到明朝之後才加入這個團體的外國人,他們以傑克為中心,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小團隊。這個以西方人為主的團隊當然不會關心如何與明政府打交道,正好留下來處理呂宋島上事務。

有人曾質疑這樣安排是不是有些冒險,等於把呂宋又交還到外國人手裏了,萬一老傑克有什麼異心……不過在王海陽先期返回後,出任當地最高指揮官的北緯依然痛痛快快把一切權力都移交給了傑克。按他的說法:用人不疑,既然同意了讓老傑克過來,當然就是要讓他擔當重任的。

而一向主張應該對團隊裏老外們多留個心眼的參謀組阿德這次居然也沒反對,他的理論是:有些時候,故意給點誘惑,反而更能看出一個人的真實內心……呂宋島能打下來一次,當然還能拿下第二次,有什麼好怕的!

無論如何,到了公元一六三二年二月十九日,大明崇禎四年的最後一天,除夕夜,瓊海號上的一百三十多名乘客總算基本上又一次歡聚一堂了。

再加上大明王朝的談判代表團客人們;投效了短毛的本地官僚係統和商人合作者;山上黎寨的盟友——現在也許應該稱為親家;以及其他雜七雜八的關係戶……最終坐在一起吃年夜飯的人數規模之大,竟然達到了上千,遠遠超過往年紀錄。

為此後勤組同誌們提前半個月就在縣城中心的廣場上搭設帳篷,搞了個露天的宴會場,這樣才能容得下那麼多客人。而農業組則提供了大量食材,吳南海和他的同仁們在這次晚宴上大出風頭,許多原本在這個時代並不存在的優秀品種,第一次出現在了普羅大眾的餐桌上,並得到了食客們的一致好評。

晚宴上說好不談任何政治問題,所有人隻是聚在一起開懷暢飲。到了午夜鍾聲響起時,由老教授李明遠和大明王朝使者錢謙益共同祝詞,作為賓客之首的錢大才子還當場賦詩,盛讚了瓊州島上的富裕繁華,以及感謝主人的熱情款待——他似乎已經從原計劃破滅的沮喪中解脫出來,大概是有了新的想法。

而大部分人則三三兩兩,各自與朋友們聚在一起,手中都端著葡萄酒杯,聽到鍾聲響起時,大家相視一笑,紛紛舉杯:

“總算又熬過一年啦……能在明末亂世中生存下來,不容易啊。”

“但願年年歲歲,都如今日……”

“明年的今天,也許我們能夠在南京城裏過除夕吧……如果這次談判順利的話,我們就可以正大光明前往大明內陸地區了。”

望著騰空而起的縷縷煙花,龐雨悠然歎道,旁邊同樣是南京人的淩寧則灑然一笑:

“你還是念念不忘想回老家啊?可回去又能怎麼樣呢,你家那棟樓還要三百多年以後才會蓋起來……”

“寄托而已,老淩,難道你就不想回去看看嗎——即使明知道那裏什麼都沒有。”

淩寧沉默了片刻,終於也舉起酒杯:

“說得是……來,幹杯吧,兄弟,祝願我們能早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