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啊。”石龍堂滿不在意的道:“但那隻是一個傳說,沒人能證明,確實存在。”
秦啟明把那張宣紙放在石龍堂麵前:“如果傳說是真的呢?”
“這……”石龍堂看到宣紙就傻了:“原來傳國玉璽真的存在,你父親真的找到了,我的老天爺啊,這可是足以改變神州曆史的重大發現!”
周搖光一個勁搖頭:“到底什麼是傳國玉璽,誰能給我解釋一下?”
秦啟明反問:“和氏璧你知道吧?”
周搖光上學的時候也是學霸,當然知道:“小學課本就學過,楚國人卞和偶然發現一塊璞玉,於是獻給楚厲王,但楚厲王認為是普通石頭,下令砍去卞和左腳。後來,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獻寶,楚武王鑒定後依然認為是普通石頭,砍了卞和右腳。再後來,楚武王死了,楚文王繼位,失去雙腳的卞和,抱著寶玉在山腳下哭泣。楚文王聽說後再次鑒定,發現果然是稀世寶玉,於是取名和氏璧。”
石龍堂點頭補充:“和氏璧成了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示人,後來楚國和趙國聯姻,和氏璧流傳到了趙國,中間差一點丟失,最後藺相如把和氏璧完好帶回趙國,由此還產生了一個成語——完璧歸趙。”
“最後,秦國一統天下,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後,雕鑿成為玉璽,上麵八個字正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秦啟明一字一頓的告訴周搖光:“這就是傳國玉璽。”
周搖光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後來,曆朝曆代統治者都得到傳國玉璽,因為誰有了這個,就是神州大地之正統。於是,產生過很多爭奪,當然也留下很多傳說……”頓了一下,秦啟明補充道:“你記得劉信說過吧,那枚印章是玉質,但有一角鑲金。”
周搖光點頭:“記得。”
秦啟明繼續介紹道:“秦後是漢,傳國玉璽在秦始皇之後,落到漢朝手中。王莽篡漢時,派人向孝元太後索要傳國玉璽,孝元太後是王莽的姑姑,但不齒篡位的做法,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崩碎一角,後來以金補之,又名金鑲玉璽。”
周搖光長呼了一口氣:“難怪你當時說,跟傳說完全一樣。”
“在漢代之後,傳國玉璽在曆史上長河當中幾經浮沉,不斷流失,又被新的王朝找回,最後一次出現是在北宋。”秦啟明仔細回憶著,從曆史書中看到的內容:“金兵攻破汴梁,擄走徽欽二帝,北宋滅亡,正是著名的靖康之恥,傳國玉璽就徹底失蹤,再也沒有出現過。”
石龍堂博學多才,自然也知道這段掌故:“北宋之後的南宋,再後的明代,一直到清代,其實都沒傳國玉璽。曆史上曾經不斷有風傳,找到傳國玉璽了,被藏在什麼地方。清朝滅亡的時候,各路軍閥也認為傳國玉璽藏在皇宮當中,但最後都證明是假消息。清代最後一個皇帝溥儀曾經回憶說,自己從來沒見過傳國玉璽,連祖宗康熙和乾隆也沒見過。”
周搖光徹底懂了:“你的家族是秦始皇後人,所以認為傳國玉璽應該歸屬自己所有。”
秦啟明看向石龍堂:“這個問題應該歸你解答。”
“周搖光說的沒錯,秦朝滅亡之後兩千多年時間裏,秦氏家族一直通過各種途徑,試圖找到傳國玉璽。然而,不是藏在皇宮大殿當中,根本沒辦法拿走,或者流散不知所蹤……”石龍堂撇了撇嘴:“你父親當年曾經提起過,希望能夠對得起先祖遺誌,尋回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