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春節到了,整個縣城都充滿了節日的喜慶裏,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貼上了鮮豔的春聯。
方春家中,一家四口團聚在一起,吃了一頓祥和的年夜飯。
這一年來,方家的日子漸有起色,老方春調到了架閣庫當值,不用再每日巡街那麼辛苦。
呂萬鶴連破奇案,在縣衙裏聲名鵲起,整個汾陰縣也算是個名人了,而且還得了幾個苦主的酬謝銀子,讓方家終於能夠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了。
而原來最不著調的方良臣,也終於定下心來,在於吉的藥材商號做了夥計,踏踏實實的幹起活兒來,這是最讓老方春心滿意足的一件事。
方春和呂三娘端坐著受了兩個孩子的跪拜,笑得合不攏嘴。
呂萬鶴笑著說:“明年咱家都是五口人了,小姨就多了個幫手了。”
方良臣也喜滋滋的,因為順利的解決了賭債的問題,還成功的幫未來嶽父戒了賭,李青蓮看著方良臣的目光隻剩下了溫柔和崇拜,那邊已經答應了,雙方說好等過了年,選個黃道吉日就完婚。
呂三娘催促呂萬鶴也早點找個意中人,別每次給讓媒婆給他介紹姑娘,他都不滿意,別那麼挑剔了,老大不小的了。
呂萬鶴隻是哼哈答應,心裏卻從沒想過要成親。
與家人喝酒聊天,鬧到了半夜,姨夫和小姨年紀大了,熬不住,先去休息了,方良臣扯著呂萬鶴不放,又絮絮叨叨的聊了一個時辰,最後也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
呂萬鶴倒是非常的清醒,來這個世界快半年了,已經逐漸的適應了這裏的生活,有像父母一般愛護自己的小姨和姨夫,有不著調卻真心把自己當大哥的表弟,挺好、挺溫暖。
大年初一,方春和呂萬鶴休沐,一家人一起到城郊三清觀進香。
古刹的清靜在初一這一天被打破了,蜂擁而至的香客把三清觀擠了個水泄不通,聰明的各路商販也集結而來,自發的形成了一個廟會。
“還是來晚了啊,這肯定搶不到頭柱香了,都怨你,讓你早點起來,你睡得跟豬一樣。”呂三娘看著滿觀的人,抱怨著說道:“還有你,磨磨蹭蹭的,穿個衣服要那麼久,你是大姑娘啊。”
除了呂萬鶴乖巧的一大早就起來候著,方春和方良臣都是沒聽小姨的話,耽誤了出發的時間。
“小姨,那些人頭天晚上就來了,咱們就算起的再早也搶不到,不用在乎頭柱香的,心誠則靈嘛!”呂萬鶴勸慰道。
方良臣笑嘻嘻的說道:“對對對,表哥說得對,心誠則靈。”
呂三娘聽了呂萬鶴的話,稍稍消了氣,隻是看著烏泱泱的人群,又煩躁起來。
觀裏的道士已經無法維持秩序了,人太多了,隻能是多設了幾處香爐,讓百姓分頭上香。
有著現代人思想的呂萬鶴自然是不信這些神仙的,而且他已經踏入了修仙之路,更加知道所謂的仙人不過是凡人修煉而成,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沒空天天管這些凡夫俗子的破事兒了。
不過,小姨讓拜,那就拜,讓老人家歡喜就是最大的收獲了。
拜完神,兩位老人想要回家,方良臣卻扯著他們非要逛一逛廟會。
與現代的廟會差不多,各種地攤賣著各色小吃、玩偶、胭脂水粉。
逛到一個賣糖人的攤子前,呂三娘掏出銅錢買了兩個糖人,分別遞給了方良臣和呂萬鶴哥倆。
呂三娘笑眯眯的說道:“給,我記得你們小時候有一次跟著我逛廟會,非要吃這糖人,不過那時候我錢少,就隻買了一個,你們兩個你一口我一口的搶著吃,差點打起來。這回不用搶了,一人一個。”
方春笑道:“他們又不是小孩子了。”
呂三娘道:“在我這裏,他們永遠都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