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金像獎出世(2 / 2)

******

與此同時,在美國隨著華納公司對葉凡閃電風暴的大力宣傳,葉凡的大名也慢慢的開始在美國的年輕人中傳播,為《小鬼當家》這部電影即將進入美國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然這此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小困難’,有相當一部分報紙開始攻擊葉凡,鼓勵美國人對他的抵製。而且比歐洲嚴重的多。

美國在表麵上號稱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國家,但實際上它是非常‘排外’的,這種不同於傳統‘排外’,體現在他隻接納世界優等的人才,有錢的富豪;如果你不是人才,如果你不是富豪,就很難在美國很好的活下去。

在七九這個時候,雖然在這一年的一月一號已經和美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但由於他們長時間對中國的醜化和對華人的排斥,骨子裏存在著超級大國驕傲自大的因子,這個年代中國人一般很難在美國混出名堂,尤其是音樂、電影等藝術。

就像當年的李小龍一樣,剛開始想在美國電影圈發展,但由於美國不少公司對他的抵製,隻好回香港發展。在香港混出了名堂,才被好萊塢的電影公司賞識拍了一部《龍爭虎鬥》,但就是這樣,這部電影還是中美合資。可見美國其‘民主’也不是真的‘民主’,對華人的排斥,對華人的抵製。

幾天後,小鬼當家在美國上映了,情況比前幾天在報紙上抵製葉凡的情況還要嚴重的。美國的百分之七十的院線不願意引進這部電影,隻有百分之三十的院線放映了這部電影。雖然有美國這麼多院線對華人電影的抵製,但也攔不住那些美國年輕人對葉凡崇拜,紛紛走進能夠看到這部電影的電影院看。

場場爆滿,他們的熱情讓葉凡賺得滿盆缽盈,也讓那些放映的影院賺得樂翻了天。一個星期還不到,那些沒有放映的影院中有一部分就扛不住了,看著那些放映了的影院天天大把大把的鈔票飛來,急得眼睛都紅了。趕緊打電話聯係香港那邊,希望能從夢工廠拿到影片。

葉凡早就料到美國人就是這樣的,‘當你很牛逼的時候,他們會乖乖的求上門’。但他也沒有跟那些影院置氣,能夠賺美國人的錢何樂而不為了,早就給孔德文打過電話,他們要就賣給他們,不過把最後利潤的分配額提高了百分之五。

‘先前求你時,價格便宜,你們不要,現在肯定是看到那些院線腰包賺得鼓鼓的,眼紅了,要,可以給你們,但不要意思,我要提高價錢。’葉凡惡狠狠要懲治他們一番,要他們明白中國人不是好欺負的。

最後,這些影院加入到放映小鬼當家的行當中,這一下,先前的比列一下子就顛倒了過來,死扛到底不放映的影院到最後剩下不到百分之三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