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首詩就一千多兩了?(1 / 2)

眾人都在看著麵前的刀客醞釀。

而坐在船頂賞酒的浪天宇也在等待。

這小子難不成還會作詩?

有趣!

蕭長驚看了看四周的風景,隨後回頭又看了看船隻,最後是發現了船頂上那個在上午遇見的劍客。

“為什麼會在這裏遇到,難道是巧合?”

沒有過多的疑慮,反而是因為這人站的高,讓蕭長驚想起了一首詩。

隨後嘴角一笑。

在眾人迫不及待的眼神中,緩緩念道:“白日依山盡,汾河入海流。”

五律?還不錯。

這兩句,有點感覺,身邊的人都不由自主的開始搖起了頭,看了看四周的環境,感同身受。

同時不少來到甲板欣賞的遊人過客也都駐足觀摩了起來。

也有些美人或人婦,在船中高樓的位置,用著扇子遮住了自己的臉,但其眼神無不在注視那清秀俊朗的刀客。

鳳青南一聽是在喻景,急忙動筆寫下。

同時內心也在微微震驚,一個刀客也能夠用這麼簡單的話語來襯托這番景色,說實話,光是這兩句就比學院某些老師有水準了。

更別說自己和王又展的...有感而發。

蕭兄果然不簡單。

待鳳青南寫完,甲板上已經有三五十人停止了搖頭,品味得當後又開始用著急切的眼神看著蕭長驚,期待後兩句詩句念出。

蕭長驚抱著刀,緩緩抬頭看向了穩坐船頂的浪天宇。

後者表情平淡,但內心頗感不適。

看我作甚?

隨著蕭長驚的目光,眾人都發現了一名中年男子在船頂飲酒。

立馬又看向了蕭長驚。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緩緩念完,蕭長驚對著諸位抱了抱拳,以表示此詩言畢。

但無人搭理,全都用著不可思議的眼神看著麵前的這位俊朗刀客,頭皮發麻,那種想說話但又不忍打破妙詩完結的餘韻。

看的蕭長驚一愣一愣的。

這些人啞巴了?

在沉默了一會,終於是有一人緩緩說出。

“好一個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好詩!好詩!”

更有人思索了一番,先是豪爽一笑,隨後大膽注解。

前兩句就是喻景,用詞恰當符合且大氣磅礴,無需多言。

但是後兩句可謂是大賢之詞!

“我常常不理解為何有人能夠七步成詩,今日一見外加此後兩句提點,我心明通達了許多。”

“我若想七步成詩,那就得發奮圖強,多讀書,不做無用功,自然能夠更上一層樓,應對了蕭兄的詩詞本意!”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都頻頻點頭。

詩詞意思講的是要想看得遠,就得上高樓。

但其本意和內涵,則是在提醒眾人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更是用這後兩句表達了那積極向上無限進取的熾熱之心!

雖題目是概括江景,但是蕭長驚這首詩詞卻能在詠景中,傳達正確積極的人生觀。

凡是學文之人,誰不能夠被激勵引導?

實屬大才!

哪怕是剛剛不服氣,硬是要砍蕭長驚手指的王又展聽到了此詩後也是掩麵羞澀,從自己的懷中拿出了一張銀票放於桌麵,抬手一禮當做抱歉的離去。

而其餘的公子又或是商賈瞅準了時機,都想要結識一番蕭長驚。

畢竟能夠作出此詩之人,雖然此刻落魄到行走江湖,但誰又能保證今後毫無作為呢?

單單憑借這一首詩,就已經是把汾河幾百年來那些詩人的爛作踩在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