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身份溯源(1 / 2)

一周後,泰安、泰亞和艾文在同一天收到了中國大使館的回信。

“您好,您的來信已收到。僅通過照片暫時無法給到您確切的回複,如果方便的話,請保管好相關物品,請於後天上午十點鍾準時將物品送至中國大使館,我們將會對相關物品進行專業檢測,感謝您的配合。落款:中國大使館。”

泰安看著這個回信,高興地不得了,趕緊叫上泰亞跑去了艾文家裏。

“艾文,艾文,有回信了,你收到了沒有啊?”兩人高興地一進門,還沒看到人就激動地喊了起來。

家裏隻有艾文和爺爺在家,艾文爸爸媽媽出去工作了。

艾文和爺爺也是笑著從屋裏走出來:“收到了,收到了,我們也收到回信了。說是讓後天上午十點,送去大使館呢,咱們離得遠,明天晚上就得到大使館附近,然後住一晚,後天上午直接送去,你們覺得怎麼樣?”爺爺說。

泰亞:“沒錯,爺爺,後天上午去的話,時間太趕了,那明天咱們一起走,現在就回去收拾東西了,再見,艾文、爺爺。”說完便拉著泰安蹦蹦跳跳的走了。

爺爺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寵溺的說:“這孩子~”

回到家的泰安和泰亞向奶奶說了他們的計劃。奶奶點了點頭,表示讚成,然後就起身去收拾東西了。

奶奶把吊墜放在了匣子裏的稻草中間,好拿又防盜。

此行由艾文爺爺帶隊,帶著艾文和泰安、泰亞一起去。借住在艾文爺爺的一個朋友家。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便帶著東西來到了大使館門前。有郵件為憑證,又經過了層層檢查,終於在一個大會議室裏見到了大使館辦事處的中國工作人員。

泰亞一行人,一進會議室就看到了六個人在裏麵等候,經過介紹,此次接到他們的主要官員是辦事處主任,一個翻譯,兩個檢驗科官員,兩個曆史科官員。

辦事處主任見到他們便熱情的上來握手,艾文爺爺也趕忙伸出雙手回握了一下。待雙方坐定,便開始討論正事。

一個上午過去了,現場所有人員原原本本的聽了事件始末,主任對於艾文一家和泰亞一家的正義表達了感謝,同時告訴泰亞他們,需要把這些東西留下來,檢驗科和曆史科的同事會展開相關工作,之後會生成報告,大使館會把最終的報告也通過郵箱通知泰安和艾文。於是他們便把帶來的東西留在了大使館,返回了忽魯謨斯。

接下來,又開始了新一輪漫長的等待……他們的生活也漸漸的回到了原來的軌道上。大家都很默契的沒有再提過這件事,就仿佛這些事從來沒發生過一樣。

但是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就感覺是心裏卸掉了一個重擔,心裏的直覺告訴泰安,這次的決定沒有錯。

一個月後,泰安和艾文再次收到了大使館的郵件,說檢驗科和曆史科的同事工作已經完成了,但是由於安全保密的原因,相關結果不能用郵件發送了,希望他們可以再來一趟大使館,工作人員會把結果當麵告知,給大家的生活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

於是第二天,爺爺便再次帶著大家來到了大使館。還是上次的會議室,還是上次的幾個人,熟悉的環境讓艾文他們少了緊張,多了些從容。

檢驗科的人把資料投影在大屏幕說:“根據種類、材質和工藝判定確實是中國古代的物品,根據木匣的碳14含量的檢測,應該是明朝永樂年間的,而這些瓷器、珠寶也明顯有明朝的特征。所以這些應該是我國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