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出發考察“古箏計劃”場地。(1 / 2)

�R�

�從對撞研究中心回來後,徐峰和劇組人員開始了對《三體》劇情細節的嚴格把控。

在將近六十多位科學家的幫助下,從“三體遊戲”中的人列計算器到王淼背景黑板上的物理公式,幾乎每一處細節都做到了準確和真實。

在這個過程中徐峰不得不承認物理是充滿邏輯和魅力的。

比如其中一場戲中葉文傑在一個叫做紅岸基地的地方工作,這個基地主要是進行外太空探索,想要尋找外星文明。

葉文傑無意間發現一種更高文明的三體人,因為對虛偽冷漠的全人類失望,她打算通過太陽發射信號將地球的位置信息傳達給三體人。

那麼請先盡情想象一下,如何通過太陽發射信號呢?

來到紅岸基地之後,葉文傑通過自己的學習掌握了一種特殊的電磁信號傳輸方法。她發現可以利用太陽能量的鏡麵增益反射效應,將地球上發出的信號強度增大十幾億倍,以“恒星級”的傳輸功率來給宇宙打出人類的第一個招呼。

但實際上首先你需要一本《太陽曆》來確定太陽此時的位置,然後在儀器中輸入經緯度和時間,最後在時間截止為零的那一刻按下按鈕。

然後你就完成了一次向三體人發射信號的過程。

拍攝的細節需要對應的知識做基礎。如果不知道這個發射信號的過程,那麼隻需要讓葉文傑在儀器前毫不猶豫的按下紅色按鈕就可以了。

但正因為清楚發射信號過程中的每個細節,所以在拍攝的時候除了要表現葉文傑的情緒還要給她設計一連串的動作,比如:翻書、輸入數據、時間倒計時。

隻有這樣才能給觀眾展現出真實的場景。

這天徐峰裹著毛毯就地而席坐在沙發前的地毯上,一雙眼睛專心致誌地盯著電腦上一張張圖片,連旁邊的咖啡已經涼透都沒有發現。

因為徐峰要求盡可能的進行實景拍攝,所以在《三體》中“古箏計劃”的拍攝上徐峰要求一定要找到和巴那馬運河“蓋拉得水道”類似的河道環境。

他們從網上找了全國各個地方河道的圖片,打算實地考察具體情況。

徐峰正在專心致誌的分析每張照片上河道的植被、河寬和水的色澤,很快大部分河道都被淘汰。

“這不行,這個也不行……”

就在這時徐峰手機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拿起來一看手機屏幕上是楊大利的搞怪頭像。

“喂,我們徐大導演這陣子忙不忙啊?”楊大利賤兮兮的故意問道。

“忙啊,怎麼?楊導要來幫忙啊?正好執行導演突然家裏有事,這兩天正要走呢。”前半句徐峰是在開玩笑,但說著說著徐峰認真起來,正好缺人楊大利不就是最合適的人選嗎?

楊大利前一陣子都在忙活《探月》的拍攝,前兩天剛剛上映反響還不錯,據說票房已經快破十億了。

雖然成績不錯但楊大利總覺得心裏有些空落落的,《三體》的項目他之前也想過,但是不敢接啊。

誰知道徐峰這麼勇,楊大利的小心思就跑了出來。

“行啊,別反悔!”楊大利本來就是要找徐峰說這個事兒的,既然徐峰主動提出他正好順坡下驢。